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属南海卫。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
亦作多刚县。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宋后废。
旧名益浆水。亦名县前水。即今江西上犹县南上犹江。《清一统志·南安府》:上犹江“旧名益浆水。源出湖南桂阳县,东流径崇义县北,又东经上犹县南,亦名县前水。又东至南康县东北界会章江”。又称犹水。章水支流。在
在今河南栾川县北。《水经·伊水注》: “伊水又与蛮水合,水出卢氏县之蛮谷,东流入于伊。”《周书·魏玄传》: 北周保定元年 (561),“移镇蛮谷”。即此。
荆湖南路的简称。即“荆湖南路”。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甸子乡南黑城子。永乐元年 (1403)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南红城附近。属大宁都司,后属北平
清末由竹节族分出,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南。百户驻歇武寺(今青海称多县东南歇武)。
清置,属定襄县。在今山西定襄县东北二十六里芳兰村。
唐置,属庆州都督府。侨治庆州怀安县(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乡)。后废。
又作旁多宗。即蓬多城。今西藏林周县北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