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镇
①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村。明置巡司于此。
②即今甘肃武山县东洛门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巩昌府宁远县图:东有乐善镇。
(1)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明于此置巡检司。(2)今镇名。在四川省武胜县东部。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乐善,人口 1510。以乐善堂得名。1949年为乐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置镇,普兴乡并入。产油菜籽、蚕茧等。有服装、农机、粮油加工、农具加工等厂。武华公路经此。
①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村。明置巡司于此。
②即今甘肃武山县东洛门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巩昌府宁远县图:东有乐善镇。
(1)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明于此置巡检司。(2)今镇名。在四川省武胜县东部。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乐善,人口 1510。以乐善堂得名。1949年为乐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置镇,普兴乡并入。产油菜籽、蚕茧等。有服装、农机、粮油加工、农具加工等厂。武华公路经此。
在今广西宁明县西北明江岸边的花山峭壁上。清光绪《宁明州志》卷上: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稍黯淡。又按沿革一带两岸,石壁
①指今菲律宾群岛和加里曼丹岛一带。元大德《南海志》卷7:“东洋佛坭国管小东洋。”②指我国台湾岛及琉球群岛、日本一带。见明张燮《东西洋考》卷9及《舆地全图》。
一作茅麓山。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北。《清一统志 · 宜昌府一》: 茅芦山 “在兴山县西北七十里。岩璧陡峻,山势最险”。民国 《湖北通志》卷9引雍正 《湖广通志》: 茅芦山 “周百里,高三十里。逆寇李来亨踞
即古澹岩。在今湖南永州市南二十五里潇水畔。
一作宋邨。在今河南宝丰县东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1:“宋建炎四年,牛皋邀败金人于宋村。”即此。在山东省文登市南部。面积135.1平方千米。人口4.37万。镇人民政府驻宋村,人口1.5万。元初,宋
又作玷苍山。在今云南大理市西部。唐代以来称点苍山。唐樊绰 《蛮书》 卷2: “玷苍山,南自石桥,北抵登川,长一百五十余里,名为玷苍。直南北,亦不甚正。东向洱河,城郭邑居,棋布山底。西面陡绝,下临平川。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仙人场南。清嘉庆 《南溪县志》 卷2: 望仙桥 “在县南隔江七十里。以北岸有古仙人场,故名”。
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北犁市镇。清同治《韶州府志》 卷11曲江县有犁步墟。
①在今四川青神县南岷江东岸。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2青神县:“县之名胜,在乎三岩。三岩者:上岩、中岩、下岩也。今惟称中岩焉。”俚谚云:“先有中岩,后有峨眉。”即言中岩名声早于峨眉。三岩间各相距数里
在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南。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曾于此置阜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