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乐陵县

乐陵县

①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东南二十五里刘武官乡西北城子后南(魏王城)。地节四年(前66)尝封史高为侯邑。东汉建安末为乐陵郡治。三国魏属乐陵国。南朝宋仍为乐陵郡治。北魏永平二年(509)移治今市东北五十里。唐属沧州,贞观元年(627)移治今乐陵市西北三十里旧县镇。北宋熙宁二年(1069)移治咸平镇(今乐陵市西南五十里旧乐陵)。明洪武二年(1369)徙治富平镇(今乐陵市),属武定州。清属武定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5年改属武定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②南朝宋侨置,属乐安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十二里。北齐废。


(1)古县名。(1)东汉桓帝追尊祖父河间王开为孝穆皇帝,以乐成县地奉山陵,改名为乐陵县,治今河北省献县东南。为河间国治。三国魏复名乐成县。(2)南朝宋置,治今山东省博兴县南。属乐安郡。北齐改为乐安县。(2)古旧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乐陵市东南。为平原郡都尉治。东汉属平原郡。三国魏、西晋属乐陵国。北魏为乐陵郡治。隋属渤海郡。唐移治今市西北,属沧州。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徙治咸平镇,即今市西南旧乐陵。明洪武二年(1369年)徙治富平镇,即今市。属济南府武宁州。清属武定府。1988年改设乐陵市。


猜你喜欢

  • 沙陀州都督府

    唐永徽四年(653)于处月部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部。8世纪后期废。唐显庆中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境。约8世纪前期废。

  • 松林镇

    即今山东临清市东北三十五里松林镇。为往来孔道。民国 《清平县志》 有松林镇。(1)在山东省临清市东北部。面积51.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松林,人口 5300。相传,明代初期建村,有杜、

  • 虾港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部。《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 “清潭港” 条下: 虾港 “俗传宋高宗南渡至此,有大虾二,涌水挟船出海,因名”。

  • 姑墨国

    一作姑默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南城 (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一说在今阿克苏市)。东汉延光三年 (124) 属西域长史。唐名跋禄伽国 (一名亟墨国)。西域古国名。

  • 杀胡林

    即杀虎林。在今河北栾城县西北十五里乏马铺。《资治通鉴》:五代汉天福十二年(947),契丹主北归,及栾城(今县西)病甚,“至杀胡林而卒”,即此。在今河北省栾城县北。相传唐武则天时,突厥入河北,为唐军袭击

  • 喜鹊营

    在今湖南吉首市北四十里。《清一统志·乾州厅》: 喜鹊营 “在厅北。与永顺府保靖县接界。有把总驻守。嘉庆二年移乾州城汛守备驻此”。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 谓明时“边墙加筑至此,极为要隘”。

  • 鱼山

    ①即鱼条山。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里。《水经·滱水注》: 鱼水 “出北平县西南鱼山,山石若巨鱼”。即此。②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一名吾山。《史记·河渠书》: 汉武帝 《瓠子歌》 有 “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句

  • 开城桥市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四十里开城镇。唐为开城县治。

  • 阿猛镇

    1944年置,属砚山县。即今云南砚山县东北阿猛镇。元代维摩州治此。在云南省砚山县东部。面积207.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阿猛,人口 6600。原为彝族阿母部驻地,习称阿母,转为阿猛。元

  • 巨桥仓

    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史记·殷本纪》:帝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集解》:服虔曰:“巨桥,仓名。许慎曰巨鹿水之大桥也,有漕粟也。”《水经·浊漳水注》:“衡漳又北径巨桥邸阁西。旧有大梁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