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九峰镇

九峰镇

即今广东乐昌市北九峰镇。元、明、清置巡司于此。


(1)在福建省平和县西南部,扼九峰溪上游,与广东省相邻。面积211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门楼,人口260。以境内九峰山得名。原名河头。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至1949年为平和县治。1958年设九峰公社,1985年置镇。为县西南部物资交流中心。以产大芹山乌龙茶叶著名。古迹有东门头牌楼,为精美的艺术雕刻。郊柏公路经此。有农民协会遗址。(2)在广东省乐昌市东北部、武江支流九峰河上游。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九峰圩,人口 1050。因境内有五指、向日、马蹄等九座山峰得名。1950年属乐昌县四区。1955年改设九峰区,1957年设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0年析置九峰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地处蔚岭山地中部。境北风门坳是冬季风主要通道。乐昌市重点林产区之一,产杉、松、杂木、毛竹等。主产稻,并产花生、甘薯及茶叶、猕猴桃、西瓜、柑橘、冬菇。有野生黄连、厚朴等药材,人工种植三七、西洋参。有萤石、钨、高岭土、钼等矿。有农具、制碗、铸锅、服装等厂和水电站。坪新公路经此。(3)在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南部。面积24.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钓鱼台,人口 8400。因境内凌云山有九座秀丽山峰,故名。1949年为九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1年置镇。为省商品粮、瘦肉型猪、蚕茧生产基地。乐五、乐茅公路交会于此。有凌云寺、乌尤寺、乐山大佛等名胜古迹。


猜你喜欢

  • 历下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史记·晋世家》:平公元年(前557),“伐齐,齐灵公与战靡下”。《集解》:“徐广曰:‘靡,一作历。”’又《田儋传》:汉高帝三年(前204),韩信“袭破齐历下军”。《清一

  • 静海军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吴越置,治所在温州 (今浙江温州市)。北宋初废。②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升静海镇置,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不久改为通州。(1)又作靖海军。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吴

  • 武康山

    即铜官山。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北莫干山南。《寰宇记》 卷94武康县: 武康山 “在县 (治今武康镇) 西十五里。名铜官山,唐天宝六年敕改”。旧武康县以此山名。

  • 莫力庙

    即今内蒙古通辽市西莫力庙苏木。以清嘉庆年间所建莫力庙而名。村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西部。莫力庙苏木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50。莫力庙建于清嘉庆年间,莫力,藏语意为“坨子山”;一说蒙古语意为“马

  • 石门滩

    在今湖北巴东县东长江中。《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石门滩。”《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横梁滩”条下:石门滩“在县东三十五里。中有巨漩,为行者患”。

  • 野容山

    亦作野客山。在今四川荣县、自贡市南。《元和志》 卷33公井县: “野客山,在县南六十里。”《寰宇记》 卷85公井县: 野容山 “从当县界至嘉州犍为县界,东西长三百余里,南北七十里。唯此山大在邑界”。

  • 绵 (緜) 州

    隋开皇五年 (585) 改潼州置,治所在巴西县 (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元和志》 卷33绵州: “因绵水为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金山郡。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绵州,天宝元年 (7

  • 晋泉县

    1943年日伪改太原县置,属雁门道。治晋源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复名太原县。

  • 扶柳县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扶柳城。东汉属安平国。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废入堂阳县,景明元年(500)复置,属长乐郡。北齐废。《水经·浊漳水注》:“扶柳县故城在信都城西……县有扶泽,泽

  • 宣威县

    ①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民勤县西南薛百乡。北魏废。《水经注》 卷40: “马城河又东北径宣威故城南。”②1913年改宣威州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宣威市。1916年直属云南省。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