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书堂山

书堂山

①有二,均在今江西境。一在宜春市西南,一在万载县西。《寰宇记》卷109袁州宜春县:书堂山“在州西南三十里,唐卢肇读书于此。按万载西八十里亦有书堂山,习凿齿避地处”。《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汤周山”条下:“《志》云,县西八十里有书堂山。山谷深郁,常有云雾,世传晋习凿齿常居此。”

②在今湖南望城县东北十五里。明《寰宇通志》卷55:书堂山“在长沙县北五十一里。唐欧阳询尝读书于此”。

③在今陕西洛南县北。《清一统志·商州》:书堂山“在洛南县北二十里。为县主峰。俯视群山,环向若揖。山后有二洞,相传昔有逐鹿者至此,闻其中有书声,故名”。


猜你喜欢

  • 募迺寨

    即孟乃。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北四十三里竹塘乡。清设土把总驻守。1950年澜沧县迁治于此。1954年县治迁勐朗坝。

  • 港头镇

    北宋置,在今浙江宁海县东南。《元丰九域志》 卷5: 台州宁海县有港头镇。(1)在江苏省新沂市西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港头,人口2200。因地势低洼,夏秋雨潦水多积蓄,村在水边

  • 田村堡

    在今河北冀州市南田村。《清一统志·冀州》:田村堡“在州南四十里。明嘉靖间筑。有集,为诸集冠”。

  • 万固寺

    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六里中条山腰。《清一统志·蒲州府》:万固寺“在永济县东南十五里中条山麓。唐大中间建,初名建元,后改今额”。但寺内碑文则称“创自元魏”,当以碑记较为可靠。宋代曾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

  • 陆赫岭

    在今云南澄江县东北。《清一统志·澂江府》:陆赫岭“在河阳县东北。山脉自罗藏山奔驰延亘,至此突起,高秀嶻嶪,望之赫然。宜良路南道经其下”。

  • 猿居山

    在今广东封开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94封州: 猿居山 “在县北二十里。山多猿猱”。《清一统志·肇庆府》: 猿居山 “在封川县北三十里。一名猿岭。平冈漫坡,或起或伏。上多林木,猿狖所居。有猿岭径”。

  • 径 (逕) 口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棠下镇西南径口村。清道光 《新会县志》 卷5有径口汛。

  • 孱亭

    亦作潺亭。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罗江镇北。《汉书·地理志》: 涪县有孱亭。蒙文通有 《汉潺亭考》,谓潺亭在今盐亭县。

  • 惠通泉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五十里。北宋苏轼《琼州惠通井记》 曰: “琼州之东五十里,曰三山庵。庵下有泉,味类惠山。东坡居士过琼,庵僧惟德以水饷焉。而求为之名,名之曰惠通。”

  • 武原县

    西汉置,属楚国。治所在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乡。东汉属彭城国。南朝宋初废。北魏复置,属下邳郡。《资治通鉴》: 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北魏将尉元 “又破 (宋将) 王穆之于武原”。东魏武定八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