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云岩寺

云岩寺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虎丘山上。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云岩寺“即晋东亭献穆公王珣及其弟珉之宅。咸和二年舍建精庐于剑池,分为东西二寺,寺皆在山下。盖自会昌废毁,后人乃移寺山上”。唐时避太祖讳,改名武丘寺。宋代称云岩寺。俗称虎丘山寺。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四川江油市北武都镇东北窦圌山三峰下。清嘉庆《四川通志》卷40江油县:云岩寺“在窦圌山”。据《江油县志》:寺始建于唐乾符间,宋扩建为九重殿宇。明末毁于兵火,唯飞天藏幸存。今寺为清康、雍、乾修建,现有山门、护法殿、星辰殿、大雄殿、南岳殿五处。文物价值最高的是大雄殿西侧星辰殿内的宋代小木作转轮经藏(又称飞天藏、星辰车)。高10.3米,直径7.5米,外形如木塔。整个经藏由一中心为50厘米的轴承托,立于地面一铁铸轴承上,可自由转动。经藏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天宫楼阁,设计精巧;中层为藏身,四周壁板上有大小木雕人像二百余尊,均道教造像,形态各异;下层为藏座。整个转轮经藏工艺精美,是一件珍贵的古代木雕佳作。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四川省江油市窦圌山。始建于唐,明末毁于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殿宇五重,建筑雄伟,地势开阔。大殿西侧殿内尚存宋代小木作转轮经藏(又称飞天藏、星辰车)一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曲洧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二十里汲下村。《左传》:成公十七年(前574),“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 自戏童至于曲洧”。即此。西汉置新汲县于此。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扶沟县西南。《左传》

  • 阿剌古山

    在今青海乐都县东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一》:阿剌古山“在碾伯县东北六十里, 与冰沟山相连。山顶宽平可耕,中有鲁班峡”。

  • 临江行政区

    又称勐往行政区。1927年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在今云南勐海县北九十六里勐往城子。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临江设治区。1929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四区改置(县级)。公署驻勐往城子(今云南省

  • 南豳城

    在今陕西永寿县北。《寰宇记》 卷31永寿县: 南豳故城 “后魏时所筑。在县北据山,其东、西、南三面险绝,实控御之地”。

  • 白桑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新都桥镇北下柏桑。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白桑土百户。

  • 瓦述啯陇长官司

    清嘉庆十二年(1807)置,属理塘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白玉县东南纳塔乡。一说在今新龙县西南弓龚纳。宣统三年(1911)改流,属登科府。

  • 柳塘

    在今浙江湖州市北。《方舆纪要》卷91湖州府: “柳塘在府北三里,孙吴时所开,本名青塘,梁太守柳泽重浚,因易今名。”

  • 向城县

    西魏置,属雉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六十六里皇路店镇。隋属淯阳郡。唐属邓州。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废。古县名。西魏分西鄂县置,治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属清阳郡。唐改属邓州。五代周废入南阳县。

  • 仙都观

    今四川丰都县东北名山上之天子殿(阎王殿)。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酆都)县三里有平都山仙都道观。本朝更名景德。冒大暑往游,阪道数折,乃至峰顶。碑牒所传,前汉王方平、后汉阴长生皆在此山得道仙去。有

  • 石围塘

    即今广东广州市西南珠江西岸石围塘。广三铁路以此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