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云山

五云山

①在今浙江义乌市西。《方舆纪要》卷93义乌县:五云山“在县西四十里。五云溪出焉”。

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宋《淳祐临安志》卷8:五云山,“《旧图经》云:在钱塘县,约高百丈,周回一十五里,山中有真际院,岭上有天井,大旱水不竭”。

③即五名山。在今湖北红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五云山“在县南十五里。山有仰天窝,最为险绝,��巃霞举,仅通一线,登之可瞰城中虚实,为近郊之要害,又有平田千顷可耕”。

④在今贵州江口县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省溪司:五云山在“司西五里。常出五色云, 因名”。


在湖北省红安县东南。原名五名山,明嘉靖中知府周思久游此,改称五云山。山体呈南北走向,由页岩和砂岩构成,主峰海拔338.7米。林木以松、杉为主。有天窝书院旧址。


猜你喜欢

  • 土门子

    ①一名石门山。即今吉林安图县东南石门镇。清光绪《珲春境内村屯里数》:“西北土们子至城三百五十里。”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春化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7珲春城:东“一百七十里土门子河口屯。屯东有珲春河渡

  • 大洼

    ①即今辽宁大洼县(大洼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海城县图:西有大窪。旧属盘山县,1975年于此置大窪县。②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北大洼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昌图府:大洼“在府城北八十里

  • 肤 (膚) 施

    战国赵邑,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七十五里鱼河堡附近。《史记·赵世家》: 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迁王于肤施”。即此。后地入秦,于此置肤施县”。

  • 泽州

    ①隋开皇初改建州置,治所在高都县 (开皇十八年改丹川县,即今山西晋城市东北三十里高都镇)。《元和志》 卷15: “盖取濩泽为名。” 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沁水、高平、陵川、阳城等县地。大业初改长平郡。

  • 象棋墟

    即今广西藤县西南九十里象棋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 藤县图: 西南有象棋墟。

  • 汉南县

    西魏改华山县置,为宜城郡治。治所即今湖北宜城市。隋属襄阳郡。贞观八年(634)废。古县名。西魏改华山县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属襄阳郡。唐贞观八年(634年)废。

  • 竹子山

    在今云南宜良县南。《方舆纪要》卷115路南州:竹子山“在州南五十里。山高千仞,周百里。旧为贼巢,明朝宏治中,方伯陈金平之。环向有蜡烛、香炉诸峰”。

  • 蔡口镇

    北宋置,属项城县。在今河南淮阳县南、沙河北岸。

  • 新墟镇

    清置,属同安县。即今福建同安县东新圩镇。

  • 红湾寺

    即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治。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甘州府抚彝厅图:西南有红湾寺番庄。1954年于此置肃南裕固族自治区。次年改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