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林县
1946年5月东北革命根据地由宁安县析置,属绥宁省。旋属牡丹江行政区。治五林镇(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南五林镇)。1947年属牡丹江省。1948年7月改属松江省。同年10月与新海县合并,设立海林县。
旧县名。东北解放区设。1946年由宁安县析置。隶绥宁省,旋属牡丹江行政区。治今黑龙江林口县五林镇。县以镇名。1947年隶牡丹江省,1948年7月改隶松江省。同年10月与新海县合并,设立海林县。
1946年5月东北革命根据地由宁安县析置,属绥宁省。旋属牡丹江行政区。治五林镇(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南五林镇)。1947年属牡丹江省。1948年7月改属松江省。同年10月与新海县合并,设立海林县。
旧县名。东北解放区设。1946年由宁安县析置。隶绥宁省,旋属牡丹江行政区。治今黑龙江林口县五林镇。县以镇名。1947年隶牡丹江省,1948年7月改隶松江省。同年10月与新海县合并,设立海林县。
①唐方镇名。兴元元年 (784) 以河东节度使号为保宁军,治所在太原府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贞元三年 (787) 复为河东节度使。②五代方镇名。五代唐天成四年 (929) 后蜀分东川置,治所在
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错河。《水经·鲍丘水注》: 洳水 “东南流径平谷县故城西,而东南流注于泃河”。民国 《平谷县志》 卷1: 洳河 “俗呼为错河,源出怀柔丫髻山入平谷西北境,下与泃河相合”。
一名大剧岭。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与德化县接界。《清一统志·永春州》: 大剧岭 “在州西北三十里小尖山之西,有大剧、小剧二岭,亦名剧头岭。高十里,接德化县界。朱子以事往德化,夜宿于此。有诗”。
唐贞观五年(631)置,后属羁縻炎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后废。
即今广东廉江市西南安铺镇。清光绪《高州府》卷10石城县:安铺在“县西南九十里。旧名暗铺”。
即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东北楚—伊犁山。《清一统志·伊犁》:伊尔该图山“在伊犁西北,阿圭山西北五百五十里。山脉自墨尔根西里山西行,近傍伊犁河西、南二面,连山相次,屈折至此”。
一名南关。又称靖安关。明置,属三万卫。即今辽宁开原市东貂皮屯。《方舆纪要》卷37安东卫“镇北关”条下:“广顺关在卫东六十九里,靖安堡东。嘉靖中,海西族分道款关, 因以镇北曰北关,广顺曰南关。”清初废。
西汉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北。西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属高平郡,移治今巨野县南一里。北魏属任城郡。北齐省。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郓州。大业初属东平郡。唐属郓州。五代周为济州治。金天德二
西魏大统十六年 (550) 改平阳县置,为董城郡治。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吉阳城。隋大业二年 (606) 改名吉阳县。古县名。西魏改平阳县置,治今湖北省安陆市北吉阳城。属重(董)城郡。隋大业初改名吉阳
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南驮娘江东岸周马村。清有上林营外委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