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泄

五泄

即今浙江诸暨市西三十六里五泄瀑布。《水经·渐江水注》:泄溪“溪广数丈,中道有两高山夹溪,造云壁立,凡有五泄,下泄悬三十余丈……中三泄不可得至,上泄悬二百余丈,望若云垂,此是瀑布,土人号为泄也”。


即五条瀑布。在浙江省诸暨市区西,浦阳江支流五泄溪上游。瀑布(当地称为泄)从五泄山巅崇崖峻壁间飞泻而下,分为五级,景色各异。以第五泄东龙潭瀑布居首,奔腾咆哮,水流飞扬。第一泄因溪流溯源侵蚀已消失成为急流。两山夹水,逶迤下汇东龙潭,总称五泄溪。沿岸有仙掌、玉女、石钟诸峰,争奇竞秀。280米高处有建于唐元和三年(808年)的五泄寺,今寺为1987年修复。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五 泄 风 光


猜你喜欢

  • 西瓦亭

    在今宁夏隆德县西北。《资治通鉴》:唐贞观二十年(646),太宗“逾陇山,至西瓦亭,观马牧”。《清一统志·平凉府二》:“《旧志》,今隆德县西北四十里有牛营砦,相传牛邯军此,盖西瓦亭也。”古关名。唐原州七

  • 黄墩湖

    ①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北黄墩乡东。《方舆纪要》 卷22宿迁县: 落马湖在 “县西北四十里。又西即黄墩湖”。②又名蛟潭、蛟滩,为新安江深潭险滩之一。在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东十五里篁墩乡。《舆地纪胜》卷20徽州

  • 牛鞞县

    ①西汉元鼎二年(前115)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东晋永和中改属蜀郡。南朝宋改为鞞县。齐复为牛鞞县。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阳安县。②隋大业十二年(616)置,属资阳郡。治所

  • 翁黄河

    在今贵州贵定县南。《方舆纪要》 卷123新添卫: 翁黄河 “在翁黄山下 (按: 山在把平寨长官司北十五里)。……流入瓮城河”。

  • 盐川寨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通远军。在今甘肃陇西县西南五十里。后改为镇。《宋史·宁宗纪》: 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安丙遣王仕信等伐金,“九月辛丑,王仕克盐川镇”。即此。金属定西县。元废。

  • 蓝市城

    一作蓝氏城。为大夏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里黑。《史记·大宛传》: 大夏 “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其都曰蓝市城”。后为大月氏都城。

  • 八斗溪

    在今湖南桑植县北。《方舆纪要》卷77安福所:八斗溪“在所(今桑植县)北。绕城而西,合永定诸溪水,入(九溪)卫境,合喝堡诸溪。亦名酉水”。

  • 长芦盐区

    在今天津市、河北省渤海沿岸,为北起山海关南至黄骅市盐场的总称。蒙古太宗二年(1230)始设河间税课所,置盐场。六年改立盐运司。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改立河间都转运司。盐场二十二。明初置北平河间盐运

  • 奥来山

    即㠗崃山。 在今河南遂平县西七十里。

  • 西河口

    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西河乡。清雍正七年(1729)置巡司于此。乾隆元年(1736)裁。集镇名。在陕西省南郑县东南部,西河与广家河交汇处。西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00。主产稻、小麦、油菜籽,并产木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