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仪城县

仪城县

金贞祐四年(1216)改平城县置, 属辽州。治所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八十里仪城村。元至元三年(1266)废。


古县名。金贞祐四年(1216年)升平城镇置,治今山西省和顺县西北仪城。属辽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并入和顺县。


猜你喜欢

  • 白浒山

    一名白虎矶、白浒矶。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长江南岸。《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径白虎矶北。山临侧江濆。”明代山下有白浒镇,置巡司于此。

  • 流南县

    南朝梁置,属阳春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北三十五里。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南流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春州。后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阳春市西北,属新宁郡。隋开皇十八年(5

  • 纳溪县

    亦作纳谿县。南宋绍定五年(1232)改纳溪砦置,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三十里安富镇(永宁河东岸,旧纳溪县城)。元大德中因遭大水害迁于今县北十里旧县坝。至大初迁回故址。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

  • 攸镇站

    元置,即今江西赣县西北攸镇圩。

  • 罗源县

    宋乾兴元年 (1022) 改永昌县置,属福州。治所即今福建罗源县。元属福州路。明、清属福州府。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在福建省东北部,东南临罗源湾。属福州市。

  • 小军山

    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南军山镇北。《水经·汉水注》:“江水又东径小军山南。”

  • 府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贝州。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宗州。九年 (626) 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河北省广宗县赵伏城。唐武德九年(

  • 莎鼻渡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方舆纪要》 卷68南江县: 莎鼻渡 “在县西。《剑州志》: 剑门山东连莎鼻,西接绵州,凡二百三十一里。盖指此也”。

  • 绥山镇

    北宋于废绥山县置,属峨眉县。在今四川峨眉山市东南四十里。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东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7.5万。镇人民政府驻绥山,人口5万。镇区沿符汶河分布。自隋开皇十三年(593年)

  • 来凤山

    在今云南腾冲县南郊。《明一统志》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来凤山“在司城南四里。一名龙凤山,上有神祠”。现建为来凤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