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伊州

伊州

①隋开皇初改和州置,治所在伏流城(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四年(584)移治汝原县(今河南汝州市)。大业二年(606)改为汝州。三年(607)改为襄城郡(治所汝原县亦改为承休县)。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伊州,贞观元年(627)治所承休县改为梁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市及汝阳、宝丰、鲁山三县地。八年(634)改为汝州。

②唐初置,治所在马邑县(今云南姚安县东)。后废。

③唐贞观六年(632)改西伊州置,治所在伊吾县(今新疆哈密市)。辖境相当今哈密市境。安史之乱后属吐蕃。大中五年(851)为沙州刺史张义潮收复。北宋时仍称伊州。《宋史·高昌传》:太平兴国六年(981)王延德出使高昌,“次历伊州,州将陈氏,其先自唐开元二年领州,凡数十世,唐时诏敕尚在”。

④唐渤海置,为东平府治。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临湖村。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一带。辽废。


(1)隋开皇初改和州置,治伏流县(今河南嵩县东北)。四年(584年)移治承休县(今河南汝州市东),后又移治南汝原县(今汝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汝州、汝阳、宝丰、鲁山、郏县等市县一带。大业初改名汝州,寻改为襄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伊州。贞观八年(634年)复名汝州。(2)唐贞观六年由西伊州改名,治伊吾县(今新疆哈密市),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及伊吾、巴里坤两县地。属陇右道。安史之乱后为吐蕃占领。大中五年(851年)为沙州人张议潮收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王延德出使西域时其地尚称伊州。(3)渤海国置,治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临湖村。为东平府治。辽废。(4)即“尹州(2)”。


猜你喜欢

  • 安弥县

    东汉改绥弥县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南六十里下河清乡。北周废。古县名。东汉改绥弥县置,治今甘肃省酒泉市东。属酒泉郡。北周废。《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吕光自龟兹东还,与凉州刺史

  • 康平县

    清光绪六年 (1880) 析科尔沁左翼前、中、后三旗地置,属昌图府。治所在康家屯 (今辽宁康平县)。取康家屯平安之义。民国初属奉天洮昌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在辽宁省北部、辽河西岸,北邻内蒙古自治区

  • 官塘驿

    明置,在今湖北蒲圻市东北官塘驿镇。清乾隆二十年 (1755) 裁。

  • 拱北埠

    在今广东珠海市南拱北街道办事处。清光绪十三年 (1887) 开为商埠,设拱北关。

  • 浒湾镇

    又作许湾镇。即今江西金溪县西浒湾镇。(浒xǔ) 在江西省金溪县西部、抚河北岸。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浒湾,人口9500。明初许姓建村,因处河湾,故名许湾,演称浒湾。1912年设浒

  • 恩江

    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恩江“在永丰县治东南。合龙门江,径吉水入赣江”。《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恩江 “在永丰县南。旧名濒水,亦曰永丰水。源出乐安县及宁都州兴国县界,汇流经此

  • 石子河

    ①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石河。《清一统志·锦州府一》:石子河“在宁远州西南一百三十三里。源出边外, 自高台堡门西入边,绕旧前屯卫城西入海”。②一名石泉河。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北

  • 渴石

    一名碣石。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东北萨赫里萨布兹。《明史· 西域传》: 渴石“在撒马儿罕西南三百六十里。城居大村,周十余里”。又作碣石。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南沙赫里萨布兹。宋、金时地属西辽

  • 马河坝

    即今湖北咸丰县东北二十八里马河坝镇。清同治《施南府志》卷6《村集》:咸丰县太和里有“马河坝”。

  • 崞村堡

    即今河北宣化县南三十里崞村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宣化县图: 南有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