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城驿
在今河北正定县北。《清一统志·正定府二》:伏城驿“在正定县北四十里,旧有驿丞,今裁”。
在今河北正定县北。《清一统志·正定府二》:伏城驿“在正定县北四十里,旧有驿丞,今裁”。
北宋置,属龙游县。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五十里。南宋范成大 《吴船录》 卷上: “壬辰早发苏稽, 午过符文镇。 两镇市井繁类壮县。符文出布,村妇聚观于道。皆行而绩麻,无索手者。”
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南六十里巴克什营镇。清置巴克什行宫。
即今山西五台县东淲阳河。《方舆纪要》卷40五台县: 虒阳河 “在县东北四十里,平地涌出,西南合虑虒水,……注于滹沱”。
又作南阳铺。在今广东澄海市西北十里。清有千总驻防。
隋开皇十一年 (591) 置,属尹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大湟江口。《元和志》 卷38皇化县: “因县东一里皇化水为名。” 大业二年 (606) 废入桂平县。唐贞观七年 (633) 复置,属浔州。北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上方山锦绣峰西。下有毗卢庵,为七十二庵之一。清 《日下旧闻考》 卷130引 《徐文长集》: “自欢喜台拾级而升,凡九折,尽三百级,始达毗卢顶。”
在今湖北郧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9郧县: 雷峰山 “在府东北六十里。以险峻而名。其相接都曰风火山”。
明洪武四年(1371)置,在今贵州龙里县西。
①在今安徽庐江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6庐江县“沙湖“条下:“又有白湖,在县东北三十里。《旧志》云:湖周七十余里,跨六乡,与巢湖相连,下流入于大江。”1957年围垦成白湖农场。②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南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南根子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东之南 “六十里根子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