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盐营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属建昌道。驻盐源县(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有游击驻防。后废。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属建昌道。驻盐源县(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有游击驻防。后废。
北宋置,属观州。在今广西南丹县东。
即岭喀尔宗。治所即今西藏南木林县东南邬郁。
俗称锯齿口、锯子口。即今湖南华容县东南五十三里注滋口镇。清光绪 《华容县志》 图: 东南有注滋口。
亦名石门山。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14融州:石门山“县北有下石门山”。《清一统志·柳州府》:石门山“在怀远县西北七十里……亦曰下石门”。
又名沟,俗称口。清置,属天津县。即今天津市北汉沟,接武清县界。清设把总驻守。
即云路沟。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清嘉庆四年 (1799) 参将李正勇御白莲教徒死于此。
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乍山乡东双顶山村。《方舆纪要》卷92慈溪县:双顶山在“县西南七里。两峰并峙,屹立平野”。
即今山东宁阳县北二十里伏山。《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伏山“上有洞。洞内镌石成佛像,故又名佛山”。
在今江苏扬州市城西。明曹学佺《名胜志》:“新城有晋甲仗楼,谢安建。”唐张籍有诗。
唐开元二年 (714) 分银城县置,属胜州。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元和志》 卷4: 新秦县 “取汉旧名也。” 后为麟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新秦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麟州治。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