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场
①即今湖北仙桃市东南四十八里何场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沔阳州(治今沔城镇)东有何家场。
②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禾加镇。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3仁寿县:何家场“在县东一百里”。
①即今湖北仙桃市东南四十八里何场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沔阳州(治今沔城镇)东有何家场。
②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禾加镇。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3仁寿县:何家场“在县东一百里”。
又称嘉应寺石塔。在今河北赞皇县东南十里嘉应寺村北。寺建于隋开皇三年 (583),初名嘉应寺。北宋治平二年 (1065) 改名治平寺。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存石塔三座,中心塔八角形,始建于唐天宝八年 (74
即今山东荣成市南五十二里斥山镇。因斥山为名。清康熙间曾为巡司驻地。
即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旧为上下冻土州。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龙州图:西北有上、下冻。把总驻下冻。
1943年改海晏设治局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三角城 (今青海海晏县)。1952年改为海晏藏族自治区。1953年复改为海晏县。在青海省东北部、湟水上游、青海湖东北岸。属海北藏族自治州。面积4360平方千米
1948年改界首县置,即今安徽界首市。在安徽省西北部。阜阳市代管。面积667平方千米。人口74.1万。辖3乡、12镇、3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驻东城办事处。古称界沟,春秋楚国筑养城是其建城之始。秦初境
唐乾封元年 (666) 改谷阳县置,属亳州。治所即今河南鹿邑县。载初元年 (689) 改为仙源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真源县。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 改为卫真县。古县名。唐乾封元年(666
即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清白口乡。位于清水河入永定河汇口处。清有巡司驻此。
清康熙六年(1667)改陕西右布政使司置,治所在巩昌府(治今甘肃陇西县)。辖境约当今宁夏及甘肃东南部。七年(1668)改为甘肃布政使司。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陕西布政使司置,治巩昌府(今甘肃陇西县
在今安徽铜陵县北十里长江中鹊头山上。《宋书·邓琬传》: 泰始二年 (466),“刘胡率轻舸四百,由鹊头内路,欲攻钱溪”。《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元年 (552),王僧辩讨侯景,二月 “使侯瑱袭南陵、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北。民国 《朝阳县志》卷5: 青沟梁 “在县北八十里,大青山之支麓也”。清设千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