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保安镇

保安镇

①秦、汉称胡苏亭。即今山东宁津县西南二十五里保店镇。隋初置胡苏县于此。唐改临津县。北宋废临津县,改称保安镇。

②北宋置,属永城县。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六十里芒山镇。金尝移砀山县治此。元至元中,复还旧治。

③即今河南叶县南五十八里保安镇。清为县南巨镇,设县丞驻此。有驿。

④即今湖北大冶市西北保安镇。《舆地纪胜》 卷33兴国军: 沼山 “在大冶县西五十里,近保安市”。清为保安堡,有外委驻防。

⑤北宋置,属飞乌县。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保安乡白菊村。

⑥清置,属中部县。在今陕西黄陵县西一百三十里。


(1)古镇名。北宋初置,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石空乡。为拓跋族居地。后入西夏。(2)今镇名。(1)在河南省叶县西南部。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保安,人口4120。清筑南、北两寨,曾设驿站,称保安驿,简称保安。另说,春秋战国时就有人居此,因地理位置重要,村民竭力保护,以“保护此地平安”得名。1944年置保安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复镇。产小麦、玉米、豆类、花生等。有化肥、大理石、面粉等厂。郑南公路经此。古迹有仙凫城、南安郡城、北方城、霸王城等遗址。(2)在湖北省大冶市西北部、保安湖南岸。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6.3万。镇人民政府驻保安,人口9300。镇以驻地名。明、清属大冶县宣化乡。民国先后属第七区和保安区。解放后仍称保安区。1958年属火箭公社,同年10月改富强公社,旋改金山公社。1962年复称保安区,1975年改称保安公社。1984年改为保安乡,同年保安乡、保安镇合并仍称保安镇。产稻、小麦、甘薯、棉花、油菜籽、芝麻、大豆、茶叶等。特产保安湖团头鳃、长形鳊、鳜鱼。有铁矿、煤矿及水泥、纺织等厂。有公路通大冶、黄石等地。(3)在广东省连州市中部偏西、保安河下游。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保安,人口 1150。 南朝宋建。旧称宾于乡,为纪念唐代本邑诗人孟宾于得名。后因境内土匪活动猖狂,取“确保安全”之意,改名保安。1950年属连县一区。1955年改设保安区,1958年置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属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主产稻,并产花生、大豆、油茶、西瓜、温州柑等。有煤矿、水电站,并有罐头、红砖等厂。新塘—老鸦冲公路经此。古迹有福山寺。(4)在陕西省志丹县中部偏东、周河东岸。面积242平方千米。人口1.8万。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人民政府驻保安,人口7460。古名栲栳城。唐咸亨年间驻禁军于此,贞元十四年(798年)为永安镇。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为保安军,故名。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为保安县治,后为州治。元又复保安县治,后为鄜县治。1934年为赤安县治,1936年始为志丹县治。1958年设红旗公社,1984年设保安镇。为县农贸集市。延定公路经此。纪念地有刘志丹烈士陵园。(5)在陕西省洛南县西部。面积122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保安街,人口2320。镇以驻地名。1949年设保安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乡。1996年与眉底、瓦子坪二乡合并设保安镇。主产玉米、小麦、稻,盛产核桃、天麻、柿子、茶叶、生漆等。有水泥、水泥制品、机砖等厂和草编业。为县西北部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有公路接洪箭公路。古迹有仓颉授书故址。(6)在青海省同仁县境北部,临隆务河。面积324.9平方千米。人口9210。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710。明设保安站,隶贵德厅;万历年间为保安堡,并筑土城。清设保安都司衙门,隶于循化营。取“永保安宁”之意命名。另一说清雍正年间保安营士兵多半是来自四川保宁府(即阗中),为纪念从保宁府来此安家立业,故名。1931年设县治于此,后移治隆务镇。1951年设置保安乡,1956年改麻巴乡。1968年改设保安、麻巴公社,1984年复乡。2001年撤保安、麻巴乡,设置镇。产春小麦、青稞、油菜籽、豌豆、蔬菜、瓜果等。有骨胶、石灰、农机修配、运输、养殖、地毯、服装、粮油加工等业。同夏、循同、五河公路经此。古迹有明古城遗址。


猜你喜欢

  • 宁远州

    ①元至治三年(1323)置,直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越南莱州。辖境约当今越南莱州、琼涯、伦州等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属临安府。宣德七年(1432)被安南占。嘉靖十九年(1540)莫登庸又以其中一部

  • 五子山

    又名五华山、京兆山。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北五十里。《寰宇记》卷84武连县:五子山“在县北七十三里。西自龙州界,迤逦斜连马阁山顶,其山至此,特起五峰,雁行相次,高五百丈,因名五子山”。《方舆纪要》卷68剑州

  • 绒辖尔宗

    即绒辖。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

  • 桃江水

    在今江西南部。为贡水支流。源出全南县西南赣、粤边境。东北流经龙南、信丰等县,至赣县茅店东汇入贡水。《清一统志·赣州府一》: 桃江水“在新丰县东。源出龙南县西南冬桃山。东北流会诸山所出太平、大龙等水。又

  • 冕山堡

    明置,属宁番卫。即今四川喜德县西北冕山镇。正统 七年 (1442) 改为冕山桥后千户所。

  • 广济河

    即五丈河。北宋开宝六年(973)改名。西起今河南开封市,东经今兰考县北,折东北经山东定陶县至巨野县西北入梁山泊,下接济水。《宋史·河渠志》:“广济河导菏水。自开封历陈留、曹、济、郓,其广五丈, 岁漕上

  • 导江

    即今四川中部之岷江。《元和志》卷32彭山县:“大江一名汶江, 亦曰导江, 在县东七里。”

  • 越家坊

    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八十里。《宋史·张俊传》: 南宋绍兴六年 (1136) 刘麟入寇,“俊分遣(杨) 存中与张宗颜、王玮、田师中等自定远军次越家坊,遇刘猊左右军,击走之”。即此。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南

  • 咸阳郡

    十六国前秦皇始二年 (352) 置,治所在长陵城 (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怡魏村附近)。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迁治池阳县 (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属雍州。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及泾阳、礼泉县地。

  • 女王国

    即今日本九州群岛一带。《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皆统属于女王国……自郡至女王国万二千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