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信州

信州

①南朝梁普通四年 (523) 分益州置,治所在鱼复县 (西魏改为人复,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以东的长江南北和大宁河流域及湖北巴东以西地区。北周以后缩小。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巴东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信州,次年改为夔州。

②北齐改北扬州置,治所在陈郡 (今河南淮阳县)。《元和志》 卷8: “高齐文宣帝以百姓守信,不附侯景,改北扬州为信州。” 北周武帝改为陈州。

③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汝阴县 (今安徽阜阳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颍上、凤台、临泉等市县地。《寰宇记》 卷11颍州信州城: “隋大业十三年郡城为贼房献伯所陷,其年郡民江子建率众于险处作栅。唐武德二年 (当为四年) 授子建信州刺史,以栅近汝南褒信县,故名信州。” 六年 (623) 改为颍州。

④唐万岁通天元年 (696) 以乙失活部落置,属幽州都督府。侨治范阳县境 (今河北涿州市境)。后废。

⑤唐乾元元年 (758) 析饶、衢、建、抚四州之地置,治所在上饶县 (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天津桥)。辖境相当今江西贵溪以东,怀玉山以南地区。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为信州路。

⑥唐置,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云南驿坝子。辖境约当今云南祥云县东南部。天宝后废。

⑦辽开泰七年 (1018) 置,治所在武昌县 (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秦家屯镇东新集城)。辖境相当今吉林公主岭市一带。元废。古城遗址尚存。


(1)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分益州置,治鱼复县(今重庆奉节县东,西魏改人复)。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奉节、开县、云阳、巫溪、巫山等县。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名蘷州。(2)北齐改北扬州置,治项县(今河南沈丘县)。以百姓守信,不附侯景,故名。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周口、沈丘、淮阳、西华、商水、项城及安徽省界首、太和等市县地。北周武帝时改为陈州。(3)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汝阴(今安徽阜阳市西北)。六年改名颍州。(4)唐乾元元年(758年)分饶、衢、建、抚四州地置。治上饶县(今江西上饶市西北)。辖境相当今江西省贵溪市以东、怀玉山以南地区。两宋属江南东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信州路。(5)辽开泰初置,治武昌(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一说在今辽宁开原市南、铁岭市东北)。元废。


猜你喜欢

  • 乐宁县

    南朝梁置,为光州宋安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南。北齐废。

  • 湖心亭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2: 湖心亭 “旧为湖心寺,鹄立湖中”。明弘治时寺毁,万历四年 (1576) 重建,始称湖心亭。今亭系1953年重修。

  •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兰考县东仪封乡东北。《论语·八佾》卷3:“仪封人请见。”郑注:“仪,盖卫邑也。封人,官名。”

  • 筇竹寺

    在今云南昆明市西北二十四里玉案山上。《元混一方舆胜览》: 玉案山 “在滇池西北,佛刹多,筇竹为最。寺僧修行极清苦,有终身不下山者”。《明一统志》 卷86云南府: 筇竹寺 “在玉案山。唐贞观初建。其寺深

  • 克里雅

    一名克勒底雅。即今新疆于阗县。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洛浦之东三百七十八里为于阗,于阗治克里雅城。”又作克勒底雅。清光绪九年(1883年)于此置于阗县,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

  • 乐游原

    在今陕西西安市大雁塔东北。《汉书·宣帝纪》:神爵三年(前59)春,“起乐游苑”。宋敏求《长安志》卷8:乐游原“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指掌。每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就

  • 龙溪镇

    ①旧名牛溪镇。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三十里龙溪乡。《方舆胜览》卷55茂州:“龙洞在牛溪镇。入洞数步,向南石壁有路可通。”民国《川西边事辑要》第八编:龙溪镇“在娘子岭之麓,有人百余户。汶川县公安分局在焉”

  • 十里河

    ①旧名稠柳河。为浑河支流。在今辽宁灯塔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十里河“在辽阳州东北六十里。源出庙儿岭,西流合沙河入浑河。旧名稠柳河”。②在今云南富源县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114平夷卫:十里河

  • 上保镇

    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北上堡乡。《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上保镇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本上犹县之过步镇巡司,正德十四年,王守仁以上保、石溪、烂泥坑路通郴、桂,奏请徙置,改今名”。

  • 谷利县

    即谷和县。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旧唐书·地理志》、《寰宇记》卷81作“谷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