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千户所
明崇祯三年 (1630) 置,属敷勇卫。治所在龙场驿 (今贵州修文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改置修文县。
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修文县东北扎佐。属敷勇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废。
明崇祯三年 (1630) 置,属敷勇卫。治所在龙场驿 (今贵州修文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改置修文县。
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修文县东北扎佐。属敷勇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废。
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清一统志·徐州府二》:“毛城集在砀山县东三十里。”
在今湖南桂东县南境,接江西、广东境内诸山。《方舆纪要》卷82桂东县:乌春山“峰峦攒聚,道径险僻。正德中,土人龚福全等倡乱,据乌春山、腊栗寨等处。十二年,官军分道自桂东、桂阳、郴州、临武等路合击,遂平之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九头山,“《寰宇记》云,在城南三十五里。山有九丘,因名”。②即九斗山。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史记·项羽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九头山在滁州全椒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南。东北距广州市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抱旗山在“府 (今广州市) 西南四十里。以形似名,为郡之前案,江水环达,上有古烽堠,其南为南山峡,屹立江滨”。
在今四川金川县西北。峰峦层叠,延袤百五十里。《清史稿·海兰察传》:乾隆四十年(1775)征金川,“寻分兵千人偕福康安赴宜喜,先取甲索贼碉”。即此。
即洄曲。在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资治通鉴》:唐元和十年(815),“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胡三省注:“时曲,在陈州殷水县西南。”古水名。又称洄曲。在今河南省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
又名率都沙那、苏对沙那、劫布咀那、苏都识匿。唐西域国名。都城在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北乌拉秋别。《新唐书·西域传):东曹“居波悉山之阴,汉贰师城地也”。即“率都沙那”。
在今广东广宁县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广宁县:企冈营在“县北八十里。相接者曰花山营,俱嘉靖三十九年设,防顾水一带及营后螺壳贼巢,最为险要”。
宋置,属政和县。即今福建政和县西北苦竹林。元废。
南朝梁大同二年 (536) 分信义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昆山之北。《元和志》 卷25昆山县: “因县有昆山,故名。”陈属吴州。隋开皇九年 (589) 废,十八年 (598) 复置,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