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修水县

修水县

1914年以义宁县改置,属江西浔阳道。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县有修水,因名。


在江西省西北部,北邻湖北省,西邻湖南省。属九江市。面积4504平方千米,为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县。人口76.6万。辖18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义宁镇。唐贞元十六年(800年)析武宁县置分宁县,治常州亥市(今义宁镇),属洪州,以分自武宁得名。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升县为义宁军。隆兴元年(1163年)复降为分宁县,属隆兴府。元大德八年(1304年)为宁州治,属龙兴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宁州,改分宁县为宁县。弘治十六年(1503年)升县为州,属南昌府。清嘉庆六年(1801年)易名义宁州。1912年改州为县,属江西省。1914年因与广西义宁县同名,改名修水县,以河(境内修水)名县,属浔阳道。1927年属江西省。1949年属九江专区,1970年属九江地区,1983年属九江市。南、北九岭和幕阜两山脉绵延,修水斜贯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甘薯、小麦、油菜籽等,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江南林业重点县,省蚕茧、茶叶、油茶生产重点县。特产宁红功夫茶、双井绿茶。钨、金、石煤、石灰石储量丰富。工业有电力、采矿、森工、建材、丝绸、制茶、造纸等。所产赭砚、石楠木梳工艺品有名。有柯龙、羊南、修铜、万修、良复等公路,修水可通木帆船。名胜古迹有南山崖、清水岩、东岭石林、黄庭坚墓及山背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纪念地有工农红军第一师师部、红五军军部、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和秋收起义纪念馆。


猜你喜欢

  • 驿亭镇

    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十二里五泽乡驻地。清光绪 《上虞县志》 卷18 《村镇行市》: 三都有驿亭。在浙江省上虞市东北部、浙东运河两岸。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驿亭,人口 2500。昔置

  • 龙焙监

    在今福建建瓯市南一百五十里。《寰宇记》卷101:龙焙监“建州建安县南乡秦溪里地,以本州地出银矿,皇朝开宝八年置场,收铜、银。至太平兴国三年升为龙焙监,凡管七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故址在

  • 开封市

    1927年由开封县城区析置开封市政筹备处,1929年9月改组为市政府。治所即今河南开封市。1930年9月裁撤。1936年1月复置开封市。同年5月又裁撤。1948年10月解放后复设开封市。1949年为河

  • 原宪城

    在今山东平邑县北。《方舆纪要》 卷33费县“舆城” 条下: “又原宪城,在县西北百十里。或曰原宪所居。”

  • 芦洪

    即今湖南东安县东北六十二里芦洪市镇。《新唐书·地理志》:永州零陵郡有芦洪戍,即此。明、清于此置巡司。即今湖南省东安县东北芦洪市。唐时置戍于此。

  • 丁家山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民国《西湖新志》卷2:丁家山“俯瞰全湖,水天一碧,又名一天山;西沿麦岭,三面无邻,又名小孤山”。清雍正九年(1731)辟磴道数十级,以达山顶。山下有水竹居(刘庄)。又称一天山。在浙

  • 拔铁山

    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南、井冈山市及宁冈、泰和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永新县: 拔铁山在 “县西南百余里,周回百余里,接泰和县界,牛吼江出焉”。

  • 路承堡

    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南。《晋书·苻登载记》: 东晋太元十六年 (391),苻登 “复攻安定,为(姚) 苌所败,据路承堡”。《资治通鉴》 胡注: “路承,人姓名,筑堡自守,时因以为名。”

  • 资圣寺

    ①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南四十里大周纂村。《清一统志·泽州府》: 资圣寺 “在凤台县 (今晋城市) 西北四十里。北齐建,号永建寺。宋真宗天禧四年改赐资圣寺,周二百六十三步”。②在唐长安城崇仁坊东南隅,今陕西

  • 泥岭

    在今青海天峻县北。《隋书·炀帝纪》: 大业五年 (609),炀帝西巡,命 “将军张寿西屯泥岭”,即此。古山名。在今青海省刚察县西北。隋大业五年(609年),隋将张寿率军屯驻于此,以击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