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吾县
①西汉置,为金城郡治。治所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北古城。一说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北。三国魏废。
②隋大业二年(606)改邑次县置,属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永登县。三年(607)属武威郡。六年(610)改为会宁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下川口。为金城郡治。晋废。十六国西秦太初十三年(400年)乞伏乾归为姚兴所败,欲西保允吾,即其故城。(2)隋大业二年(606年)改邑次县置,治今甘肃省永登县东南。属武威郡。六年改为会宁县。
①西汉置,为金城郡治。治所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北古城。一说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北。三国魏废。
②隋大业二年(606)改邑次县置,属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永登县。三年(607)属武威郡。六年(610)改为会宁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下川口。为金城郡治。晋废。十六国西秦太初十三年(400年)乞伏乾归为姚兴所败,欲西保允吾,即其故城。(2)隋大业二年(606年)改邑次县置,治今甘肃省永登县东南。属武威郡。六年改为会宁县。
简称陕西四川行省。蒙古中统三年 (1262) 置,治所在京兆府 (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四川、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青海东部及内蒙古河套地区。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分为陕西等处行中书
在今山东昌邑市西南二十里王耨。《清一统志·莱州府二》:王耨店“旧设递运所, 久革”。
一名天淮水。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南。方言谓淮为围。其地原名高洋,田滨海,苦咸卤,唐太和三年(829),刺史赵棨凿渠环之,疏三十六涵,纳筍、浯等水入渠,以灌田凡百八十顷,后人思之,故以其望为名。《舆地纪胜》
在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南三十八里。清 《西藏图考》 卷3: “巴浪迤逦而进,过大桥路坦,七十里至春堆,一作春磊。” 藏语意为集市。为日喀则赴拉萨之要路。
东汉改上雒县置,属京兆尹。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三国魏改为上洛县。东汉改上雒县置,治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属京兆尹。三国魏改上洛县。
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龚滩镇。清同治 《酉阳直隶州志》 卷4: 龚滩镇,“ 《州志》: 州西南一百八十里,水德江经其前,濯水河绕其左,四面阻山,滩声如吼,黔蜀要路”。雍正十三年 (1735)
在今广东惠来县南。《方舆纪要》卷103惠来县:文昌营“在县南文昌山下。……有兵戍守”。
明置,属盖州卫。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明史·地理志》 盖州卫:“有连云岛,上有关。”《方舆纪要》卷37盖州卫:连云岛关在“卫西十五里。置关以控海滨之险”。
五代晋天福三年 (938) 于旧澶州城置,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南。四年 (939) 改为德清军。
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北九十里化稍营镇。清乾隆《宣化府志》卷10宣化县:南路有化稍营。同治《畿辅通志》卷52宣化县图:西南有华稍营,驻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