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兰溪

兰溪

①一名茹兰溪。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南,为尧渡河支流。《元丰九域志》卷6建德县有兰溪。《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尧城溪”条下:“茹兰溪亦在县东南。源出迎春、朝霞二洞间,西流会尧城溪,达东流县,入大江。”

②钱塘江支流。在今浙江兰溪市,北至建德市梅城镇与新安江汇合。《元和志》卷26兰溪县:兰溪“在县南七里。东北流入东阳江”。《方舆经要》卷93兰溪县:兰溪“其源有二:一自衢州府东北流至县,曰衢港;一自(金华)府城西流至县,曰婺港,二水合而汇于兰阴山下……北至严州城东南与徽港合,是为浙江之上源”。

③在今湖北浠水县东。《寰宇记》卷127蕲水县:兰溪水“源出箬竹山,其侧多兰。唐武德初,县指此为名”。《舆地纪胜》卷47蕲州:兰溪“兰溪在州之蕲水县,竹所出之地也”。


古水名。在今湖北省浠水县东北城外。唐陆羽《茶经》以兰溪泉为天下第三泉。侧有清泉寺,北宋苏轼尝游此。


猜你喜欢

  • 三里浅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三十四里,北运河东沿岸北蔡乡三里浅村。清雍正年间设把总驻防。

  • 柳树沟岩刻

    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西约百里的夹山柳树沟。形态万千的花岗岩下有清泉一泓,汇潴成池。岩刻即集中分布在山泉后的花岗岩壁上。有岩羊、山羊、双鹿相对、人弯弓射猎、高轮车和太阳等形象。图案长10—20厘

  • 阿罩雾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南雾峰乡。原为高山族阿罩雾社。日本占领初期设雾峰区,1920年改设雾峰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雾峰乡。

  • 泼陂河集

    即今河南光山县南泼陂河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 (1864) 五月十五日,“连陞驰抵拨陂河”。民国 《光山县志约稿》 卷1 《市集志》: 泼陂河集 “在城南五十里第六区旧泼陂河保”。

  • 岭南东道

    唐方镇名。咸通三年 (862) 分岭南节度使东部地置,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辖区相当今广东 (除连州、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外) 及海南省。乾宁二年 (895) 号清海军。唐方镇名

  • 仁寿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陵州置,治所在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井研二县及双流县东南境。乾元元年(758)复改为陵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陵州置,治仁寿县(今属四川)。辖境相当今四

  • ?山

    ①又名砻丛山、 笼丛山。 简称丛山。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寰宇记》 卷104绩溪县: 砻丛山“在县北二十九里。其山四合交凑,中有大路,向宣州宁国县,路又二郡分界焉”。《方舆纪要》 卷28宁国县: 笼

  • 洹水县

    北周建德六年 (577) 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魏县西南旧魏县。隋属魏郡,唐属相州。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为镇。古县名。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析临漳县置,治今河北省魏县西南旧魏县。属魏郡。

  • 万佳山

    亦作万家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清一统志·太平府》:李阳冰宅“在当涂县东南。今为万佳山”。

  • 当阳峪窑

    窑址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四十四里。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