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安县

兴安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建兴县置,属临贺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南朝宋属临庆国。齐复属临贺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桂岭县。

②西晋永嘉七年(313)改晋兴县置,治所在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后废。

③东晋太元十五年(390)置,属晋寿郡。治所即今四川广元市。南齐为东晋寿郡治,北魏又为西益州治,南朝梁为黎州治。西魏复为西益州治。北周为晋寿郡及利州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绵谷县。

④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以侨流置,属南晋寿郡。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南齐废。

⑤隋仁寿初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四十里。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至德二年(757)改为理定县。

⑥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以避太宗讳,改全义县置,属桂州。治所即今广西兴安县。南宋属静江府。元属静江路。明属桂林府。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

⑦蒙古至元二年(1265)改兴化县置,属兴州。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明废。

⑧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改横峰镇置,属广信府。治所即今江西横峰县。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14年改名横峰县。


(1)古县名。(1)西晋太康初改建兴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北桂岭。属临贺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又改为桂岭县。(2)西晋永嘉七年(313年)改晋兴县置,治今江西省余江县东北晋兴乡。属鄱阳郡。后废。(3)东晋太元中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属晋寿郡。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绵谷县。(4)隋仁寿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南土城。属桂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至德二载(757年)改名理定县。(5)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改兴化县置,治今河北省承德市滦河镇喀喇河屯旧址,一说今隆化县西皇姑屯土城子。为兴州治。明洪武初废。(2)古旧县名。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析弋阳、上饶、贵溪三县地置,治今江西省横峰县。属广信府。清因之。1914年因与广西省兴安县重名,改名横峰县。以县治原名横峰寨、县境有横峰山而得名。(3)今县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桂林市。面积 2344 平方千米。人口37.1万。辖6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兴安镇。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由全义县改为兴安县,因避太宗讳,取“兴旺安定”意得名。唐武德四年析始安县置临源县,治今兴安镇。大历三年(768年)改临源县为全义县,属桂州。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年)置溥州,改全义县为德昌县。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废溥州,又改德昌县为全义县。太平兴国二年改全义县为兴安县,先后属桂州、静江府。元属静江路。明、清属桂林府。1913年属漓江道,1914年属桂林道。1926年直隶广西省。1949年属桂林专区,1971年属桂林地区。1999年属桂林市。地处桂东北山地区中部、湘桂走廊中段。中、南部间有喀斯特石山,西北有越城岭,主峰猫儿山为广西最高峰。东南部为海洋山。湘江、海洋河、漠川河、漓江、大溶江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为主,林产有松、杉、毛竹、柑橘、白果、油茶、油桐等,为广西水果生产基地县和白果、毛竹主产区。矿产有煤、铁、铅、锌、钨、大理石、重晶石等。工业有罐头、电力、水泥、通讯设备、冶炼、化肥、塑料、农药、大理石等。湘桂铁路、322国道经此。古迹有灵渠、秦城遗址、古严关、乳洞岩、马坪古墓群、严关古窑址等,纪念地有红军堂、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乐满地游览区等。


猜你喜欢

  • 牛骂头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清水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侵台时,“彭年驻兵牛骂头,将扼大甲溪”。即此。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名清水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清水镇。

  • 五阮关

    西汉置,在今河北宣化西南。或说即今易县西北紫荆关。《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光武初,乌桓与匈奴连兵内犯。建武二十一年(45),“遣伏波将军马援将三千骑出五阮关掩击之”。

  • 零山县

    北魏永安中置,属定戎郡。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年间置,治今山西省孝义市西,属定戎郡。北齐时废。

  • 大寺寨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南杉关。《清一统志·邵武府》:大寺寨巡司“在光泽县杉关。宋置在县西北小和山。元至正二十五年,迁于止马市。明洪武三年,移置于关东”。

  • 野人原寨

    元置,即今安徽潜山县西北十五里野寨乡。《方舆纪要》 卷26潜山县: 野人原寨 “宋景炎二年,刘源等于此起义兴复,克黄州及寿昌军。元置寨。《志》 云: 县有旧寨二: 野人原及天堂寨也”。

  • 仙公山

    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北。《明一统志》卷21泽州:仙公山“在高平县西北四十五里”。

  • 全宁路

    元大德七年(1303)升全宁府置,属中书省。治所在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赤峰市以北地。明洪武中废。元大德七年(1303年)升全宁府为路,治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特旗

  • 三白渠

    唐关中平原太白、中白、南白三渠的合称。

  • 白云岩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北白云乡。《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白云岩“在县西五里。有白云垒,相传宋德祐末幼主过此,暮屯岩上,此其遗垒云”。②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宣平县:白云岩“在县东南二十五

  • 赤磨岭

    在今甘肃文县西南。《寰宇记》卷134:“文州西南至蕃界八十里,以赤磨岭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