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内蒙古

内蒙古

清地区名。指内札萨克蒙古六盟之地。明末,漠南(包括兴安岭东)蒙古各部归附后金、清,编为旗,设札萨克管领;至康熙九年(1670),陆续增置至四十九旗,各旗牧地也先后划定。按各部地域,若干旗会为一盟,置盟长主持会盟事,共分设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六盟,称内札萨克蒙古,隶于理藩院。其后,西套二札萨克旗(阿拉善额鲁特旗和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和察哈尔八总管旗也被视为属内蒙古地区。


(1)地区名。指大漠以南的蒙古地区。清代文献中有时专指内札萨克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附以归化城土默特,有时兼指察哈尔诸部及西套蒙古,通行于清末以前。内札萨克六盟: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四部十旗,盟于哲里木,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通辽市东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南、通肯河以西、松花江以北,吉林省松花江、伊通河以西,辽宁省彰武、法库、昌图县以北地区;扎鲁特、喀尔喀左翼、奈曼、敖汉、翁牛特、阿鲁特科尔沁、巴林、克什克腾八部十一旗,盟于昭乌达,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与所辖北部县、旗及通辽市西部;土默特、喀喇沁二部五旗,盟于卓索图,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宁城县,辽宁省建昌、朝阳、阜新等市、县以北和彰武以西地区;乌珠穆沁、浩齐特、阿巴哈纳尔、阿巴噶、苏尼特五部十旗,盟于锡林郭勒,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部,以上为东四盟。四子部落、喀尔喀右翼、茂明安、乌喇特四部六旗,盟于乌兰察布,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部、固阳县及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市大部;鄂尔多斯一部七旗,盟于伊克昭,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及陕西省长城以北地区,以上为西二盟。归化城土默特二旗,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东部及和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土默特左右旗、武川县地。察哈尔诸部八旗,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凉城、卓资、化德三县,察哈尔右翼前、中、后旗,镶黄旗、正镶白旗。西套阿拉善厄鲁特旗,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右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地。哲里木盟科尔沁部受奉天将军监督,郭尔罗斯部受吉林副都统监督,札赉特、杜尔伯特受黑龙江副都统监督。昭乌达盟、卓索图盟诸部受热河都统监督,锡林郭勒盟诸部受察哈尔都统监督,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诸部受绥远将军监督。西套蒙古二旗受宁夏将军管辖,归化城土默特二旗归绥远将军直辖,察哈尔八旗归察哈尔都统直辖。1914年,改置为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别区。(2)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


猜你喜欢

  • 威远驿

    又名李陵驿、威虏驿。明初置,属开平卫。即今内蒙古正蓝旗南黑城子。后废。

  • 川沙厅

    清嘉庆十七年(1812)析上海、南汇二县地置,属松江府。治所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1912年改置为川沙县。清嘉庆十年(1805年)析上海、南汇二县地置,治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隶松江府。1912

  • 乌鲁木齐厅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置,为直隶厅,属甘肃省。治所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三十八年(1773)改为迪化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直隶甘肃省。三十八年降为迪化州

  • 緐阳

    一作繁阳或繁扬。春秋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新蔡县北。《鄂君启节》 铭文: 自鄂往,“庚緐阳”;《左传》: 襄公四年 (前569),“楚师为陈叛故,犹在繁阳”; 又定公六年 (前504),“子期又以陵师败于

  • 承水

    ①在今河南郑州市南。《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七经》: 太山 “承水出于其阴,而东北流注于役”。《水经·渠水注》: 白沟水 “有二源,北水出密之梅山东南,而东径靖城南,与南水合; 南水出太山,西北流至靖

  • 纪氏台

    在今河南郏县东北十余里。《水经·汝水注》:蓝水“出阳翟县重岭山,东南流经纪氏城西。有层台,谓之纪氏台”。《续汉书》曰:“世祖车驾西征,盗贼群起,郏令冯鲂为贼延褒所攻力屈,上诣纪氏,群贼自降。即是处,在

  • 乌雷州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南海中乌雷山。《元和志》卷38乌雷县:“总章元年置在海岛中,因乌雷州为名。”

  • 下溠戍

    南梁天监中置,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城镇。《元和志》卷21随州唐城县:“梁于此置下溠戍。后没魏,改为下溠镇。”

  • 俞水

    亦作渝水。即今四川嘉陵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巴俞宋蔡。” 《集解》: 郭璞曰: “巴西阆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募取以平三秦。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

  • 义兴冶寨

    北宋置,属繁畤县。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七十里义兴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