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山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冕山 “在余干县东五里。相传隋末林士弘退保余干,敌至,市民避居此山得免于难,遂名免山。后人以邑有冠山,又因有吴楚冠冕之名,改曰冕山”。
②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冕山镇东。《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 冕山 “在冕山桥千户所东三里。其山高耸,状如冠冕”。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冕山 “在余干县东五里。相传隋末林士弘退保余干,敌至,市民避居此山得免于难,遂名免山。后人以邑有冠山,又因有吴楚冠冕之名,改曰冕山”。
②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冕山镇东。《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 冕山 “在冕山桥千户所东三里。其山高耸,状如冠冕”。
亦名綦江长官司。元置,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元末明玉珍改为綦江县。元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年间废。
又作鄇。春秋周地。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左传》: 成公十一年 (前580),“晋郤至与周争鄇田”。古邑名。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左传》文公十一年(前616年):“晋却至与周争鄇田。”即此。
在今广东番禺市(市桥镇)东莲花山水和市南沙湾水一带。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46:“番禺海中有白蚬塘, 自狮子塔至西江口, 凡二百余里,皆产白蚬。……白蚬多生于雾,每当春暖,白雾瀰空,濛濛霂霂之中。土人
即浩子口。今湖北潜江市西四十六里浩口镇。
十六国南凉都城姑臧城 (今甘肃武威市城) 城门。《晋书· 秃发傉檀载记》: 义熙二年 (406),后秦拜傉檀为凉州刺史,镇姑臧,原刺史王尚 “出自清阳门” 前往迎接。《晋书· 秃发利鹿孤载记》 记姑臧
在今安徽泗洪县南。《寰宇记》卷16泗州:“李千城即后魏戍也,在徐城县西北三十里。后魏熙平元年李千于此城置戍,因名。”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李千于此筑城置戍,故名。
在今湖北咸丰县北。《方舆纪要》卷82龙潭安抚司:白凤山在“司西十里”。
即定远郡。治所定远县 (今安徽定远县东南)。《隋书·地理志》 定远县: “梁置临濠郡,后齐改曰广安。”
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乍山乡东双顶山村。《方舆纪要》卷92慈溪县:双顶山在“县西南七里。两峰并峙,屹立平野”。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新兴县: 黄三坑砦 “在县西。瑶巢也。《志》 云,县境诸瑶山,凡数十处,而黄三坑、铁场、石人背等山巢,皆在县西。嘉靖三十七年,督臣王钫以德庆、泷水、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