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歌
西藏古地名。《新唐书·地理志》:“逻些在东,距农歌二百里。”地在今当雄县羊八井区,唐时吐蕃于此曾置驿站,“唐使至,吐蕃宰相每遣使迎候于此”。此地为吐蕃近畿重镇。
西藏古地名。《新唐书·地理志》:“逻些在东,距农歌二百里。”地在今当雄县羊八井区,唐时吐蕃于此曾置驿站,“唐使至,吐蕃宰相每遣使迎候于此”。此地为吐蕃近畿重镇。
在今浙江开化县西北齐溪乡。《明史·地理志》 衢州府开化县: “北有金竹岭巡检司。” 《方舆纪要》 卷93开化县: 金竹岭在 “县北六十里,道出休宁县”。
北魏孝昌间置,属东雍州。治所在白水县(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辖境相当今山西垣曲县及河南济源市西部等地。北周属邵州。隋开皇初废。北魏皇兴四年(470年)置邵上郡,太和中省,孝昌中复置改名邵郡
在今云南禄丰县西。《清一统志·云南府): 星宿江 “源出罗次县北百花山,与河曲分界处,南流经禄丰县北,与金水河合,曰星宿江。又南流至易门县西北,曰九渡河。又南流与易江水合,曰绿汁江”。
北宋置,属溧水县。即今江苏溧水县南四十五里孔镇乡。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为大宁都司(次年改名北平行都司)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永乐元年(1403)徙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镇。为大宁都司(次年
清初改靖虏卫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雍正二年 (1724) 废。
亦作鄢县。 即傿县。 东汉作 “县”, 属梁国。在今河南柘城县北三十里远襄乡。《续汉书·郡国志》 梁国: “, 故属陈留 (郡)。” 西
隋开皇三年 (583) 改郦县置,属邓州。治所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元和志》 卷21:“因县界内菊水为名。” 大业初属南阳郡。唐初废。开元二十四年 (736) 复置,移治今内乡县北六十里。五代周
即今宁夏海原县东南九彩乡。九彩坪拱北始建于清同治间,是伊斯兰教尕德忍耶门宦七辈教主杨保元及九辈教主杨枝等墓地。
指明、清时期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三府,相当今浙江省的杭州市、临安市、富阳市一线及杭州湾以北地区。明、清两代习称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三府为下三府,称宁波、绍兴、台州(治今临海市)、金华、衢州、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