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帻山
一名双峰。在今安徽青阳县西十五里九华乡。《寰宇记》 卷105青阳县: 冠帻山 “山连接九华,其山层峰若冠帻之状,因名”。《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引 《名山志》: “九华真人峰北,有山双髻,如巾帻然。昔顾野王望而爱之,因名冠帻峰。”
一名双峰。在今安徽青阳县西十五里九华乡。《寰宇记》 卷105青阳县: 冠帻山 “山连接九华,其山层峰若冠帻之状,因名”。《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引 《名山志》: “九华真人峰北,有山双髻,如巾帻然。昔顾野王望而爱之,因名冠帻峰。”
在今山东单县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32单县:大陵山“地高耸,水不能啮。俗谓之土山。山下有长堤,以捍黄河”。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恒春半岛西部。《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 “枫港” 等 “并在恒春县北,西流入于海”。
清雍正元年(1723)置,属松茂道。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流,置阿尔古厅。
明置,属资阳县。在今四川资阳市南三十里南津镇。明置巡司于此。
又名老鸦关。明置,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清一统志·贵阳府》: 鸦关 “在府城东北五里,鸦关山下。关西为杨柳铺,四川驿道所经”。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 (前121),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降汉,以其故地置酒泉、武威二郡。元鼎六年 (前111) 又分置张掖、敦煌二郡。因地在甘肃黄河以西,故称河西四郡。《后汉书·西羌传》:阳嘉年间,巩唐种三
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小西坪山下。《方舆纪要》 卷72荣经县: 雄边寨 “在县西北。中有讲武堂,宋淳熙间创屯营于此”。
在今辽宁灯塔县南。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9辽阳州: 烂泥铺堡在 “城北三十五里”。
清置,属镇安县。即今陕西镇安县西北云盖寺镇(简称云镇)。《清一统志·商州》 “旧司镇”条下:云盖镇“至县西四十里”。镇以寺名。寺为唐建,相传唐贾岛居此。
即今云南泸西县城。《方舆纪要》卷115广西府:广西城“府治旧在矣邦、生纳二村,无城。明朝成化中,始筑土城,寻圮。隆庆五年, 易以砖石,周三里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