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岭镇
在今湖南攸县东北。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湖南攸县东北。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明初置巡司于此。
即今河南卢氏县北官道口镇。清光绪 《卢氏县志》 卷2: 官道口 “去县八十里”。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正统三年 (1438) 改属贵州都司。成化中徙安顺州治普定卫城。清康熙十一年(1672) 改为普定县。明洪武年间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属
又名高要峡、羚羊峡。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羚羊峡。《舆地纪胜》 卷96肇庆府: 高要峡,“《南越志》 云: 郡东有零羊峡,一曰高峡山。华翠之树,四时葱蒨”。《明一统志》 卷81肇庆府: 高峡山 “在府城东
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产井盐。民国初设场知事,后改场长。
即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州市北十里。《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昭亭山,“宋 《永初山水记》云,宛陵北有昭亭山”。《元丰九域志》 卷6: 宣城县有昭亭山。即“敬亭山”。
①一作育水。即今河南白河。《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一经》: “攻离之山,淯水出焉。” 《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郦县: “育水出西北,南入汉。”源出今河南嵩县西南,南流经南召、南阳、新野等县市,至湖北襄
三国吴筑,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与巢湖市相接。《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初,权黄龙元年迁都建业,二年筑东兴堤以遏湖水。后征淮南,败以内船,由是废不复修。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
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白马城村、马站村一带。《水经·㶟水注》:如浑水“又径宁光宫东。献文帝之为太上皇也,所居故宫矣”。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三十里驾雾冲。《方舆纪要》 卷26潜山县: 驾雾山在 “县南三十里。峰峦高峻,驾云雾之上。三国时魏人尝屯兵于此”。按,民国 《潜山县志》 卷1谓驾雾山在 “县西三十里,山峰高峻,云雾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