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云南陆良县北。《明一统志》 卷87曲靖军民府: 部封山 “在陆凉州 (旧州) 西四十里。故芳华县近此山,高耸多花木”。
又译为桑伊寺、桑鸢寺。藏语意为 “无边无际”、“存想”。在今西藏扎囊县东北三十八里桑耶乡南,雅鲁藏布江北岸。建于唐大历十四年(779)。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10世纪后成为喇嘛教宁玛派 (红
在今浙江鄞县东。源自今浙江奉化市东与鄞县交界处,北流经鄞县横溪、云龙等镇,于宁波市城区注入甬江。《清史稿·地理志》 宁波府鄞县:“其东前塘河,三源汇于横溪,出横石桥,会中塘、北塘河,径和安桥,为三河总
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敷川县置,为会州治。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二十三年 (1183) 地入西夏。乃徙治会川城 (今靖远县西南一百里),为新会州治。元初废。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
①一名前河。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为尧渡河下游。《方舆纪要》卷27东流县:江口河“亦在县西一里。《志》云:河源有四……引流入县境为江口河,入江”。②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为颍水小支流。《清一统志·颍
又名武夫山、平山、戍夫山、派山。在今山西繁峙县东恒山山脉东段。《山海经·北次三经》:“泰戏之山,……虖沱之水出焉。” 即此。古山名。又称武夫山、戍夫山、泒阜山。约指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恒山山脉东段。《山
明置,即今甘肃永登县东南红城镇。《清一统志·凉州府二》:“在平番县东南七十里。城周三里。本朝初设把总,属固原镇。乾隆四十七年添设守备,改凉州镇庄浪协辖。”
一作普尔塔齐。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乌苏县西普尔塔。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0库尔喀喇乌苏厅:“城西七十里布尔噶齐驿,注:布尔噶齐,准语谓伏流之水,旋出地上汇成大泽也。”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改廉州千户所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廉州府 (今广西合浦县)。清顺治十年 (1653) 废。
①即今浙江鄞县西南四十二里鄞江镇。东晋隆安四年(400)徙句章县于小溪镇。即此。②亦作筱溪镇。即今四川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旧名上丘镇,属富顺县。1939年改为小溪镇,后改为筱溪镇。1950年后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