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吉州
唐武德六年(623)于延福县境侨置,治所在今陕西绥德县东境。贞观二年(628)省入延福县。
唐武德六年(623)于延福县境侨置,治所在今陕西绥德县东境。贞观二年(628)省入延福县。
即今青海共和县东北倒淌河。《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 “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
一名绥江、滑水。即今广东广宁县、四会市南之绥江。《元和志》 卷34化蒙县: 滑水 “一名绥建江,经县南,去县三十步”。《寰宇记》 卷147四会县: 绥建水 “在县西二百步。源出洊水县下。昔置绥建郡于此
金正大三年(1226)升米脂寨置,属绥德州。治所即今陕西米脂县。明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在此起义。后曾改米脂县为天保县。清复为米脂县。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7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北部。属榆林市。
狼汤渠分黄河水东流至浚仪县 (今河南开封市) 境一段的别称。《后汉书· 王景传》: 东汉明帝命王景 “与将作谒者王昊共修作浚仪渠”。《水经·济水注》: “渠流东注浚仪,故复谓之浚仪渠也”。(浚xùn)
①即褐山。今安徽芜湖市北临江之四褐山。《新五代史·吴世家》: 中和三年 (883),“ (杨) 行密乃引兵攻 (赵) 锽,战于曷山,大败之”。天复二年 (902),“冯弘铎叛,袭宣州,及田頵战于曷山,
在今山西临汾市东。1943年10月,八路军在此伏击日本侵略军。“韩略村战斗” 击毙日军少将旅团长和联队长以下军官一百二十多人,迫使日军慌忙调回进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兵力增援临汾地区,打乱了敌人的 “扫荡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置,属定海卫。在今浙江宁波市东七十六里穿山村。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花江支流古洞河。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7: 赫通额河,“国语 (满语),赫通额,横也。(吉林) 城东南一千四十五里。源出勒富善冈,西北流会富勒呼河,入混同江”。
五代汉乾祐元年 (948) 改临湍县置,属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六十六里南古县村。北宋建隆初废。古县名。五代汉改临湍县置,治今河南省邓州市西北。属新野郡。北宋建隆初废入穰县。
唐置,在今新疆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回族乡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西州交河郡:“吕光馆又经盘石百里,有张三城守捉。”即此。唐置,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属西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