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关
在今浙江杭州市北大关。清雍正《浙江通志》卷86:“附关有桥曰北新,故以名关。”为杭州城北门户,商旅辐凑,明成化中设户部分司驻此。清设千总驻防。
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北。明成化中,设户部分司驻此,清设千总驻防。
在今浙江杭州市北大关。清雍正《浙江通志》卷86:“附关有桥曰北新,故以名关。”为杭州城北门户,商旅辐凑,明成化中设户部分司驻此。清设千总驻防。
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北。明成化中,设户部分司驻此,清设千总驻防。
1912年改亳州置,属淮泗道。治所即今安徽亳州市。1928年直属安徽省。旧县名。1912年改亳州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区。1948—1950年县城曾设亳城市。1986年撤销亳县,改设亳州市。
亦作马毛山。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一说在今甘肃平凉市西)。《晋书·苻登载记》:登为姚苌所败,“遂奔平凉,收集遗众入马毛山”。即此。《元和志》卷3平凉县:马屯山“在县西。《十六国春秋》云:姚苌与苻登战于高
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0光州商城县: 铁林山 “上有铁林寨,昔人尝避兵于此”。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商城县东北。上有铁林寨,古时避兵所在。
在今陕西凤翔县城东北隅。北宋苏轼建,有 《喜雨亭记》。
一作赫图阿拉。又称黑秃阿拉、黑图阿喇。为后金的都城。即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三十里永陵镇东老城。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三十一年 (1603)筑。《清太祖实录》 卷3: 癸卯春正月,“上自虎拦哈达南冈移于祖居苏
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滏阳县 (今河北磁县)。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贞观元年 (627) 废。永泰元年 (765) 复置。《元和志》卷15磁州: “以县西九十里有慈山,出
即浈阳峡。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元和志》 卷34浈阳县: “浈阳峡,一名皋石山,在县南二十五里。崖壁千仞,猿狖所不能游。”
清康熙六年(1667)分江南省置,以两江总督驻所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市)二府首字为名。省会在江宁府(今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及上海市。1929年省会迁镇江县(今江苏镇
亦作谭巴墟。即今广东吴川市东覃巴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南之东,百四十里谭巴墟。”
在今湖南黔阳县西。《舆地纪胜》卷71沅州:紫霄山 “在黔阳”。《方舆纪要》 卷81黔阳县“钩岩山” 条下: “又紫霄山,在县 (治今黔城镇) 北十里。峰峦耸秀,其势凌霄,洞中尝有紫云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