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摩崖造像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四大家子乡扎兰村西南五里。传清代晚期关内和尚朱温久率弟子来此雕造佛像,本欲雕千尊,但至宣统元年(1909)仅雕成一百九十八尊而终止,因名千佛山。现存雕像一百九十七尊,有武士、罗汉,分别乘马、龙、虎、象、麒麟等,造像一般高1米左右,最高达20.2米,最低仅0.3米。雕工精细,是研究清代造像艺术的重要资料。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四大家子乡扎兰村西南五里。传清代晚期关内和尚朱温久率弟子来此雕造佛像,本欲雕千尊,但至宣统元年(1909)仅雕成一百九十八尊而终止,因名千佛山。现存雕像一百九十七尊,有武士、罗汉,分别乘马、龙、虎、象、麒麟等,造像一般高1米左右,最高达20.2米,最低仅0.3米。雕工精细,是研究清代造像艺术的重要资料。
在今云南南华县南。《方舆纪要》 卷116镇南州: 南堰 “在州南。又州西有西堰,可溉田二千余亩”。
亦名大镇。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龙台镇。民国《中江县志》卷2:大镇在“治南五十里”。1964年改为龙台镇。
一名阔精堡。北宋熙宁八年 (1075) 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南十五里。金废。
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上窑镇。《梁书·武帝纪》: 普通五年 (524) 十月,定远将军曹世宗伐魏,“克秦墟”。即此。在今安徽省淮南市东上窑镇。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年),曹世宗进攻北魏,克秦墟,即此。
亦名邛崃坂。今四川荥经县西南大相岭山南坡山道七十四盘。《汉书·王尊传》:“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坂,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坂,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
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南南岗乡。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 卷14: 南冈镇在 “大伊西南四十里”。
即今广东宝安县东北平湖镇。清康熙《新安县志》卷3:有平湖墟。
①在今福建福安市西北境。《方舆纪要》卷96福安县:平溪“在县西北五十里。自寿宁县流入境,合乎东溪”。②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北十里。《旧唐书·地理志》仪陇县:“旧治金城山,开元二十三年移治平溪。”《舆地纪胜
一名泥江。源出今湖南宁远县南九疑山,即古泠水,北流经道县东北会沱水,又北至永州市西北入湘水。《清一统地 · 永州府一》: 潇水,“按潇湘自古并称,然 《汉志》、《水经》 俱无潇水之名。唐柳宗元 《愚溪
在今贵州铜仁市西。《方舆纪要》 卷122铜仁府铜仁县: “铜仁小江在府城西。源出府西北瓮济洞,东南流,至府治西北,合于铜仁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