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失州
唐以卑失部置,初隶定襄都督府,后属桑乾都督府。为羁縻州。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或河北省西北境。
卑,又作毕。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卑失部置,属桑干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界。
唐以卑失部置,初隶定襄都督府,后属桑乾都督府。为羁縻州。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或河北省西北境。
卑,又作毕。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卑失部置,属桑干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界。
在今江西泰和县城东。《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快阁“在泰和县治东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故名。宋黄庭坚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章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在今江西省泰和县城东
在今湖南郴县东六十里。《清一统志·郴州一》: 雷溪山 “高五里。雷溪水出焉”。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方舆纪要》卷80衡州府衡阳县“分水冈”条下:“又府东有黄巢岭。崇祯十一年,临武、蓝山群贼攻衡阳, 自焦源河联舟蔽江,踞黄巢岭,官军击破之。又追败之于白腊桥。……白腊桥在府南三里。”
即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镇。盛产煤。因村西鼓山上有两座最高峰,而得名双峰,后演变为峰峰。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磁州图: 西北有峰峰村。
一名乌镇。北宋置,属乌程县。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方舆纪要》卷91:“唐元和初,镇海节度使李錡反,有将军乌姓者,力抗于此而死,镇因以名。”
①西周诸侯国。妘姓。后入于齐。在今山东即墨市西六十里壮武故城。《左传》:隐公元年(前722),“纪人伐夷”。杜注:“夷国在阳城壮武县。”②又名夷城父、城父邑。春秋时陈邑,后为楚邑。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
原在今山西长子县东南三十里南张店乡张店慈林山腰,后迁至原址对面崔庄山腰。始建于十六国后燕光始元年 (401)。今寺内中轴线上有舍利塔、圆觉殿和后殿。舍利塔为唐咸亨四年 (673) 建,砂石板建造,平面
即今湖北潜江市(园林镇)。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潜江县徙治于此。
①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南二十里。横亘十余里,峻险可避兵。《魏书· 地形志》: 辽西郡肥如县有 “黄山”。又 《高宗纪》: 太安三年(457),将东巡,诏 “起行宫于辽西黄山”。明年,“行幸广宁温泉宫,遂东
又名女儿浦。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三十五里。《寰宇记》卷111德化县:“女儿浦内有女儿庙。”《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女儿港“源出庐山,东北流二十五里入彭蠡湖。水涨可容百余艘。因大孤在其侧,俗讹孤为姑,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