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由县
北魏孝明帝于南由谷口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香泉镇。西魏大统四年 (538) 废为镇。北周大象二年 (580) 复置,属安夷郡。移治今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隋属扶风郡。唐武德元年 (618) 为含州治。四年 (621) 改属陇州。元和三年 (808) 并入吴山县。
北魏孝明帝于南由谷口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香泉镇。西魏大统四年 (538) 废为镇。北周大象二年 (580) 复置,属安夷郡。移治今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隋属扶风郡。唐武德元年 (618) 为含州治。四年 (621) 改属陇州。元和三年 (808) 并入吴山县。
北宋崇宁元年 (1102) 置,属融州。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黄金镇武阳附近。二年(1103) 废。
元置,在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东南西桥乡古城。
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北草塘镇。因镇南一小山如猴,故又名猴场。1935年1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肯定了黎平会议根据毛泽东的主张通过的在川黔边建立新的根据地的决定,决定强渡乌江,建立以
明万历六年(1578)置,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南长甸镇。《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长奠堡“在宽佃南百里,其东北五十里为永奠堡”。
秦成都太城之街。相当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南大街。《寰宇记》卷72成都县引杨雄《蜀本纪》云:“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定蜀,因筑成都而县之。成都在赤里街,张若徙置少城内。始造府县寺舍,今与长安同制。”东晋常璩《
北宋置,属新建县。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南松湖镇。(1)古镇名。在今江西省丰城市北。北宋属洪州。后废。(2)今镇名。在江西省新建县南部、锦江两岸。面积90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松湖街,镇区人口 3
北宋熙宁七年(1074)置,属岷州。在今甘肃岷县西四十里。
①1937年12月晋冀鲁豫边区由平定县析置,属太行区。治七亘村(今山西平定县东七亘)。1945年9月与平西县合并,改置路南县。②1940年9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平度县东部析置,治南村(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南
①在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长汀县:“西岩在县东北五十里。登石梯而上,石筍屹立如门,中可坐千人,泉石殊胜。有石室数处,皆幽异不一。其傍为东岩,亦有数石室,争奇竞秀。”②在今四川资中县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改熊韬卫置,属河南都司。治所即今安徽亳州市。清废。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熊韬卫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原属河南都司。后属中府。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