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郦县

南郦县

北魏析郦县置,属恒农郡。治所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北周复名郦县。


古县名。北魏改郦县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北。属武关郡。北周复为郦县。


猜你喜欢

  • 云县

    1913年改云州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云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西南部。属临沧市。面积3760平方千米。人口40.5万。辖3镇、11乡(含2彝族乡、2彝族布朗族乡、2彝族傣族乡、1

  • 东门山

    ①即天门山。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六十余里东门岛。《乾道四明图经》卷6象山县:东门山“即《汉书·地理志》 所谓天门山也”。《方舆纪要》卷92象山县:东门山“其状若门,下有横石如阙”。②在今江西吉安县东南。《

  • 大騩镇

    又作大隗镇。即今河南新密市东南二十四里大隗镇。《金史·地理志》 作“大騩镇”。

  • 汧县

    周时为秦汧邑,襄公二年(前776)建都于此。春秋时秦宁公二年(前714)徙都平阳后置为县,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三里。秦属内史。汉属右扶风。西晋属扶风郡。北魏改名汧阴县。古县名。秦置(一说西汉置),治今

  • 古井坝

    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南古井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29三台县:古井坝“在县西南四十里”。

  • 宝顶山摩崖造像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东北三十里宝顶山。摩崖石刻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募化主造,自南宋淳熙六年 (1179) 至淳祐九年 (1249),历时七十余年。石刻共十三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巨型

  • 阿露山

    亦名大雪山。在今四川越西县西。《方舆纪要》卷74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阿露山“在卫西五十里,即大雪山,东南与小相公岭相接”。

  • 八顿寨土司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属松潘镇漳腊营。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大录乡北八屯村。后废。

  • 韦庄镇

    清置,属澄城县。即今陕西澄城县南四十八里韦庄镇。在陕西省澄城县南部。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韦庄,人口7210。明洪武年间城堡形似太极图,名太极堡。景泰年间以姓更今名。清曾设镇。1

  • 文镇铺

    在今四川茂县西南文镇村。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茂州:文镇铺“在州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