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卫河

卫河

①在今河北灵寿县东。《汉书·地理志》 常山郡灵寿县:“《禹贡》卫水出东北,东入滹沱。”《清一统志·正定府一》 “卫水”条引《灵寿县志》:“卫河在县东十里,俗名雷沟河,源出县东北十四里良同村,南流至县东南合滹沱河。”

②在今山东德州城西,即漕河。《方舆纪要》卷31德州:卫河“自东昌府恩县流经直隶故城县界,又东北流经州城西,又北入直隶景州之境。凡东南漕粟,商贾宾旅以及外夷朝贡,道皆由此”。

③即北宋之御河。明始称卫河,以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之百泉水为正源。因其地为春秋卫地,故名卫河。《明一统志》卷4大名府:卫河“源自卫辉府辉县,经本府浚、内黄二县,下流与淇、漳、滹沱等河合,至直沽入海”。即至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口入海。今卫河以源出博爱县西之沙河为正源。辉县西北之百泉则成为卫河支流。


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上源丹河出山西省高平市朱丹岭,南流至河南省境分成两支,南支注入沁河,东支转向东北流,即为卫河。此河为隋炀帝所开,以导源于河南辉县市西北境,为春秋时卫地,故名。流经河南北部和山东(临清以下称南运河)、河北等省,到天津市入海河。全长900余千米。支流有漳河、淇河等。在新乡市同黄河之间修有人民胜利渠引黄灌溉工程,并开浚马厂、捷地、漳卫等减河,分泄汛期洪水,以减轻海河负担。


猜你喜欢

  • 鲁甸汛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十五里鲁甸乡 (甸心)。清设鲁甸汛。

  • 银沙罗甸

    又作银沙逻、银砂罗。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元升为银沙罗甸宣慰司。

  • 网鹿溪渡

    在今四川云阳县西北养鹿乡。清咸丰《开县志》卷4:网鹿溪渡“在县东六十里”。

  • 旸台山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山麓有大觉寺、秀峰寺,为旸台山之胜。清《日下旧闻考》卷106引辽僧志延《旸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旸台山者,蓟壤之名峰。”即此。

  • 麦著土村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王村镇西。明改为麦著黄峒长官司。元置,在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王村西。属永顺安抚司。明改为麦著黄洞长官司。

  • 丹川城

    在今云南曲靖市附近。《晋书·成帝纪》:太康六年(285),“李寿陷丹川,守将孟彦、刘齐、李秋皆死之”。即此。

  • 苦练坪

    在今贵州湄潭、瓮安二县境。《明史·陈璘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由偏桥进军,“诸军为浮桥渡 (乌) 江,知贼将张佑、谢朝俸、石胜奉等营七牌野猪山,璘即夜发抵苦练坪。前锋与战,后军至,夹击之”

  • 大福市

    即大福坪。今湖南安化县东南一百三十二里大福镇。

  • 龟咀墟

    在今广东从化市西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从化县有“龟咀墟”。

  • 邓公山

    又名银山或银峰山。在今江西德兴市东。《舆地纪胜》卷23饶州:邓公山“本名银山,因邓远为场,改今名”。《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银山“在德兴县东三里。一名邓公山。山出银,唐总章初置场。至宋天圣间,山穴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