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果山
在今云南泸西县城北一里。《方舆纪要》卷115广西府:发果山“在府治北。培塿相接,环于府治”。
在今云南泸西县城北一里。《方舆纪要》卷115广西府:发果山“在府治北。培塿相接,环于府治”。
西汉置,为敦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 ‘敦,大也。煌,盛也。’” 其说不足据。《山海经·北山经》: “大咸之山……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
即今四川古蔺县。《明史·樊一蘅传》:清顺治二年(1645),张献忠义军攻叙州,“一蘅退屯古蔺州”。即此。清雍正七年(1729)于此置古蔺州巡司。光绪三十四年(1908)移永宁县于此,寻改为古蔺县。
北宋政和三年(1113)置,为祥州治。治所即今四川高县西北庆符镇。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下:庆符县“邑南十五里有兴庆山。曰庆符者,以兴庆山名也”。宣和三年(1121)废祥州,县属叙州。元属叙州路。
即今安徽来安县东北长山。《舆地纪胜》卷42滁州:五湖山“在全椒县(按, 当为来安县)东北十八里。下有五湖,因名。在县境最为险要,控扼南北”。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置,属山东都司。治所在今山东荣成市东北成山卫镇。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荣成县。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析文登县置,治今山东省荣成市东北成山卫。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
唐置羁縻州,属桂州都督府。治所东区县(今广西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岸)。北宋庆历三年(1043)废。唐置羁縻州。置年不详。治东区县(今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岸)。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部
在今广西北海市南涠洲岛上。《明史·地理志》 遂溪县: “又西南有涠洲巡检司,治海岛中博里村,后迁蚕村。” 清废巡司。原称南湾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南部涠洲岛上。面积26.6平方千米,人口1.
隋开皇元年(581)改中部县置,为内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开皇三年(583)属敷州。大业初属敷政郡。三年(607)移治今黄陵县南四里,属上郡。唐武德二年(619)复改中部县。古县名。隋开
明洪武五年(1372)改木瓜仡佬长官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南睦化乡。后属定番州。清以后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元木瓜犵狫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西南木瓜。属贵州卫。正统三年(14
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淹浦乡。《方舆纪要》卷92慈溪县: 淹浦 “浦东即古窑港也。宋庆历间置古窑、淹浦二闸,以蓄泄鸣鹤一乡之水。元至元中修复之。今盐丁载卤出入,闸制遂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