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森峒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北扶隆乡。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9:嘉祐四年(1059)二月,广西安抚都监萧注言:“交趾寇思望、古森、贴浪等峒,掠十九村人畜不可胜数。”明属如昔巡司统辖。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西北。北宋时于此设立峒长,明洪武中属如昔巡检司统辖。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北扶隆乡。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9:嘉祐四年(1059)二月,广西安抚都监萧注言:“交趾寇思望、古森、贴浪等峒,掠十九村人畜不可胜数。”明属如昔巡司统辖。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西北。北宋时于此设立峒长,明洪武中属如昔巡检司统辖。
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寰宇记》卷109吉州太和县:王山“在县东八十三里。周回三百里。其山峰峦秀异。昔王子乔曾控鹤于此,故以王为名。旱则祈雨必应”。《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泰和县:王山“旧名义山,晋永嘉中
一名尼山。亦称尼丘山。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四里曲阜、泗水、邹城三市县交界处。《史记·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得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见“尼山”。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二十里章堰。相传宋司理盐务的章楶筑堰于此,故名。清光绪时移新泾巡司于此。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杏花沟在“卫东北三十五里”。
清置,属荣河县。故址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1)在山西省夏县西南部。面积125.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庙前,人口 2700。古名官庄镇,明代建后土庙,改今名。1953年设庙前乡,1
北周天和元年(566)置,属早州。治所在广平县(今四川黑水县东南色尔古乡)。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2:左封郡“盖取羌部大小左封立名”。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治广平县(今四
在今甘肃镇原县北。《后汉书·段颎传》:建宁元年 (168) 春,“颎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即此。
1936年改化德设治局置,属察哈尔省。治所在嘉卜寺 (今内蒙古化德县)。1947年改为新明县。1936年由化德设治局改名,治加普寺(今内蒙古化德县城关镇)。1947年升县,隶察哈尔省。
为胶济铁路支线。自山东张店(今淄博市)至博山。长39公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动工修建,次年建成。今称博山线。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米亚罗镇。天宝八年(749)徙云山郡治此,改为天保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