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府
清光绪十三年(1887)改台湾府置,属台湾省。治所在安平县(今台湾省台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台南、高雄、嘉义等市县和澎湖列岛。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府废。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台湾府置,治安平县(今台湾台南市)。属台湾省。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台南、高雄、屏东、嘉义等市县地和澎湖列岛。二十一年沦于日本。
清光绪十三年(1887)改台湾府置,属台湾省。治所在安平县(今台湾省台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台南、高雄、嘉义等市县和澎湖列岛。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府废。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台湾府置,治安平县(今台湾台南市)。属台湾省。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台南、高雄、屏东、嘉义等市县地和澎湖列岛。二十一年沦于日本。
即踏浒市。今湖南浏阳市东北达浒乡。
①应即今福建明溪县东之渔塘溪。《方舆纪要》 卷98归化县: 明溪 “在县东。亦曰明江。其上源出县西二十五里伍通凹,流至城西南黄溪头而始大,环抱治南,绕如腰带,曰腰带水。一名黄溪水。又东北流,崖侧有大小
1912年合山阴、会稽二县置,1914年后属浙江会稽道。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1927年直属浙江省。在浙江省东北部、钱塘江南岸。属绍兴市。面积 1492 平方千米。人口70.2万。辖25镇。县人民政府驻
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汉书·西域传》: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 从玉门关和阳关 (今甘肃敦煌市西)
元置,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通远堡镇。明废。
①三国吴筑,为沿江戍守要隘。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北;一说在今燕子矶附近。宋《景定建康志》卷20“白马城”条引《金陵故事》云:“吴时沿江烽火台二所,一在石城左, 一在白马城。”②北魏置,即今山西临汾市。《
即今广西武宣县与桂平县间黔江段。《舆地纪胜》卷105象州:大藤溪“在武仙县东南百五十里。源出浔州大立山下,注于浔江。又有大藤峡”。《方舆纪要》卷109武宣县:浔江在“县东南三十里。亦曰大藤峡水,即柳江
亦名西原。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北梁原乡一带。《元和志》卷3良原县:“石原,在县西南,即所谓良原也。”《寰宇记》卷32泾州良原县:白石原“其原起自县西南三十里,东下三十里,分为两原:一在南三十里,更名良原;
①唐先天元年(712)析翼水县地置,属悉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说在今黑水县东。天宝元年(742)属临翼郡。五年(742)改属昭德郡。乾元元年(758)属真州。后废。②金升鸡川砦置,属西宁州。治所
在今广西象州县西北三十里。《舆地纪胜》 卷105象州: 象台山 “近柳州界,去州三十里。平地突起,岿然一台,四望平远,盖古州之治也。唐武德始迁治阳寿,今犹相承谓州为象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