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台州

台州

金贞祐四年(1216)升五台县置,属太原府。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元属冀宁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五台县。


①唐武德五年(622)改海州置,治所在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市)。辖境相当今浙江临海、台州二市及天台、仙居、宁海、象山、三门、温岭六县地。《元和志》卷26台州:“盖因天台山为名。”天宝元年(742)改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台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名台州路。

②唐贞观八年(634)改西沧州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后废。


(1)(台tāi)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海州为台州,治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市)。以境北天台山得名。辖境约当今浙江省临海、台州、温岭、仙居、天台、宁海、象山等市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台州。北宋属两浙路,南宋时属两浙东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路。(2)唐贞观八年(634年)改西沧州置,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境。属松州都督府。永徽以后废。(3)金贞祐四年(1216年)升五台县置,治今山西省五台县。属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复为五台县。


猜你喜欢

  • 大江口汛

    即今湖南溆浦县西五十里江口镇。明置江口驿。后以其东有小江口,故此地称为大江口。清《乾隆内府舆图》:溆浦县西有大江口。光绪《湖南通志》卷1溆浦县图作大江口汛。

  • 英吉沙尔

    即今新疆英吉沙县。《清一统志 ·喀什噶尔》: 英吉沙尔 “在喀什噶尔城南二百里,提斯衮南一百四十里, 逾雅雅尔河、 库森河至其地。 所属地曰赛喇克,又东北境曰察木伦,西北境曰沙玛拉,西

  • 东洋州站

    又作东祥州、祥州。元置,在今吉林汪清县北。元《析津志》天下站名:“唆吉正东微北百二十(里)石迪,正东北五十(里)甫丹,百一十(里)东洋州。”明废。

  • 平度州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以胶水县改置,属莱州府。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1913年改平度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胶水县置,治今山东省平度市。属莱州府,清仍旧。1913年降为县。

  • 常山郡

    西汉文帝元年 (前179),为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景帝五年 (前152) 改为国。武帝元鼎三年 (前114) 复改为郡。四年移治元氏县 (今河北元氏县

  • 令鲜水

    ①当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或陕西定边县一带。《后汉书·段颎传》:建宁元年(168)颎将兵讨羌,“颎急进,与(田)晏等共追之于令鲜水上。颎士卒饥渴,乃勒众推方夺其水,虏复散走。颎遂与相连缀,且斗且引,及于

  • 当城寨

    北宋置,属乾宁军。即今天津市西子牙河东岸当城。

  • 乾满江

    亦名市桥江。即今越南北部河北省之求江。《元史·唆都传》: 至元二十一年 (1284),镇南王脱欢征交趾,唆都先伐占城,诏会师,班师时 “交趾遮之于乾满江,唆都战死”。

  • 桃园洞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挂月峰下。清道光 《蓟州志》 卷2: “桃园洞在将军石畔,深丈余。”

  • 杨场镇

    北宋置,属什邡县。即今四川什邡县西北五十里洛水镇。在四川省丹棱县东南部。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杨场,人口370。以驻地杨场得名。1951年为杨场乡,1958年为杨何公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