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吉挹城

吉挹城

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南九里魏山上。《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右得大势,势阻急溪,故亦曰急势也。依山为城,城周二里,在峻山上,梁州督护吉挹所治,苻坚遣偏军韦钟伐挹,挹固守,二年不能下。无援遂陷。”《寰宇记》卷141金州西城县:吉挹城“晋吉挹为梁州时,为苻坚所攻,遂于县南九里峻山上筑此城,攻围三年,挹坚守不下,是名吉挹城”。


猜你喜欢

  • 江淮府

    明初改镇江路置。治所在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洪武四年(1371)复改为镇江府。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改镇江路置,治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镇江、丹阳、金坛等市地。始属江南省

  • 莆田县

    隋开皇九年 (589) 分南安县蒲田地置,属泉州。治所在莆口 (今福建莆田市东南)。明曹学佺 《名胜志》: “旧说邑田多生蒲,故谓之蒲田。其后以邑时有水患,因去水从莆。” 开皇十年(590)废。唐武德

  • 硖石岭

    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三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26安庆府怀宁县: 峡石岭在 “府西四十里。高数里,有深林环涧”。

  • 邢窑

    窑址在今河北内丘。为唐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器胎质细洁,釉色白润。古窑名。窑址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为唐代著名瓷窑之一。

  • 仁义镇

    清置,属灵石县。在今山西灵石县南二十五里仁义村。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巡司驻此。(1)在湖南省桂阳县中部。面积135.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仁义圩,人口 4960。清初,大塘、圳头

  • 漷水

    一名南沙河。即今山东滕州市南之郭河。源出山东滕州市东北一百里述山西南麓,西流会黄约山诸泉水,径县南,又西南流至微山县入运河。《春秋》: 襄公十九年 (前554),“取邾田,自漷水”。即此。《明史·地理

  • 上思县

    1913年改上思厅置,属广西南宁道。治所即今广西上思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清光绪年间抗法、抗日英雄黑旗军领袖刘永福为上思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十万大山北麓。属防城港市。面积 2809 平方千米

  • 黄巢山

    在今湖南双峰县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0湘乡县 “龙山” 条下: “ 《志》 云,县南九十里有黄巢山。相传黄巢尝驻兵跃马于此。”

  • 防城

    即今广西防城港市。清乾隆十二年(1747)移管界巡司于此,属钦州,改为防城巡司。光绪十四年(1888)改为防城县。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防城港市。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移管界巡检司于此,并改为防城

  • 白石县

    ①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小古城。东汉改属陇西郡。西晋初废。②北魏正始中置,为广业郡治。治所即今甘肃成县。西魏改名同谷县。③西魏废帝时置,属其章郡。治所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旧唐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