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后周皇陵

后周皇陵

五代后周王陵。在今河南新郑市北三十六里郭店村。嵩陵为太祖郭威之墓,在郭店村西南;庆陵为世宗柴荣墓,在郭店村西北二里;懿陵为世宗柴荣皇后符氏墓,在庆陵旁;顺陵为恭帝柴宗训之墓,在庆陵东北半里。


在河南省新郑市区北18千米郭店村。包括嵩陵、庆陵、顺陵和懿陵。嵩陵是后周太祖郭威墓,庆陵是世宗柴荣墓,顺陵是恭帝柴宗训墓,懿陵是世宗皇后符氏墓。陵前有明清祭文石碑40余通。墓冢都有封土,高10~20米。据史书记载,太祖郭威临终曾告柴荣,陵墓务求俭素,不用石柱、石人、石兽,不修下宫。此说与皇陵现状相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湖州府

    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改湖州路置,直隶京师。治所在乌程、归安二县 (今浙江湖州市城区)。辖境相当今浙江湖州市及德清、安吉、长兴三县地。洪武十四年 (1381),改隶浙江布政使司。清属浙江

  • 东津桥

    在今江西玉山县东二里林岗乡驻地。《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玉山县:东津桥“在县东二里。明初陈友谅遣将寇广信,据草平镇,复屯玉山。胡大海时守婺州,遣兵败之于东津桥,遂复玉山县。《志》云,桥旧为浮梁,屡遭洪

  • 咸阳

    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窑店镇一带。秦孝公十二年 (前350) 筑城,并将国都自栎阳迁此,因置咸阳县。据 《三秦记》: “在九嵕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

  • 巴尔哈孙河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南之五号河,注入岱海。《清一统志·察哈尔》:奄遏水下海“在(镶红旗察哈尔)南四十里。蒙古名黛哈池。……按黛哈池颇为巨浸,莽喀图、阿拉齐、巴尔哈孙共汇其中”。

  • 三交寨

    即三交口。又名三交城。在今山西太原市北五里古城村。《寰宇记》卷40并州:“皇朝太平兴国四年平晋,移州于三交寨。”即此。

  • 隘口河

    在今辽宁义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37义州卫: 隘口河 “在卫东北八十里。源出废川州之双峰山,流入清河”。

  • 僰人悬棺葬

    在今四川珙县城南一百一十里洛表镇麻塘坝。是古代少数民族僰人的一种墓葬形式。分布于南北长数公里的东西两崖壁上,现存一百多具,距地表低者十多米,高者几十米,棺为木质,形若长匣,部分仍完整无损。多数是依岩凿

  • 五原直隶厅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析萨拉齐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在大佘太(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佘太镇)。光绪三十年(1904)移治兴盛旺(今五原县西南)。1912年改为五原县。

  • 罗霄山

    又作泸潇山、卢萧山。在今江西、湖南两省边境。《太平御览》 卷48: 罗霄山 “王孚 《安城记》 曰: 萍乡罗霄山,泽水所出,水傍出石乳”。《方舆纪要》 卷87萍乡县: 罗霄山 “高数千丈,延袤百余里。

  • 太晖观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太晖山上。《清一统志·荆州府》:太晖观“在江陵县西北太晖山上”。在湖北省江陵县城西1千米处。据记载,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湘献王朱柏就宋元时草殿原址所建,崇祯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