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呼伦贝尔盟

呼伦贝尔盟

清末为呼伦贝尔副都统辖地。1915年划为 “特别区域”,直接归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并受黑龙江省监督。1920年取消 “特别区域”,呼伦贝尔副都统专辖蒙旗事宜。1932年伪满洲国在此设兴安北分省。1945年解放后,成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1946年改为呼伦贝尔自治政府。1948年改为呼伦贝尔盟,盟府驻海拉尔市。1949年与纳文慕仁盟合并为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1954年兴安盟并入,复设呼伦贝尔盟。1980年将原兴安盟所属旗县划出。据西清 《黑龙江外纪》 卷1: “呼伦贝尔,一作呼伦布雨尔,通称海兰尔。盖其地有池,一曰呼伦,一曰贝尔,官军屯驻二池间,因以名地。” 呼伦贝尔盟即以呼伦、贝尔二湖为名。


旧盟名。1954年由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和兴安盟合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辖海拉尔、满洲里、牙克石、扎兰屯、额尔古纳、根河等市和陈巴尔虎、阿荣、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等旗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二自治旗。行政公署驻海拉尔市(今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1969—1978年期间,曾改属黑龙江省。2001年撤销,改置呼伦贝尔市。


猜你喜欢

  • 富贵城

    唐肃宗时回纥可汗建,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色楞格河与额金河会合点北之巴彦泉。突厥文回纥磨延啜可汗碑载: “鸡年 (757),……我让粟特人和唐人在色楞格河建造富贵城。” 《新唐书·地理志》:回鹘衙帐 “北

  • 响水关

    ①即兰谷关。在今云南禄丰县西三十五里。《清一统志·楚雄府》: 兰谷关 “一名响水关。两山夹水,鸟道最为险隘,接云南府禄丰县之六里箐。《滇程记》: 响水关,产兰,绿叶紫茎”。②明置,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

  • 思峨县

    唐仪凤二年 (677) 置,为晏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后废。古县名。唐仪凤二年(677年)置,治今四川省兴文县。属泸州。后废。

  • 阴桥墟

    即今广西博白县东南英桥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博白县图:东南有阴桥墟。

  • 大笔架山

    俗称天桥山。在今辽宁锦州市天桥镇东南海域中。清康熙《锦州府志》卷1:大笔架山在“城西南六十里。峙海中,状如笔架。潮退见天桥,广八丈,长四里。上有朝阳寺。多飓风,屋瓦辄飘去。今存空堵。康熙十三年,察哈喇

  • 平洛县

    北魏太和四年(480)置,属修城郡。治所即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北周废。见“平乐道”。

  • 翁公山

    又名神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蜈蚣坝两侧及北面的山岭。吴公、蜈蚣皆蒙古语翁衮之音转。意为 “神”。《清一统志·归化城六厅》: 翁公山“在归化城北三十五里。有元时建甸城废址。按此即阴山也。西自河套之北

  • 辽溪

    在今浙江淳安县南。《方舆纪要》卷90淳安县:辽溪“在县南六十里芝山下。源出辽岭北,流注于新安江”。1960年后,径入千岛湖。

  • ?䏰县

    即朐忍县。 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三坝乡。《清一统志·夔州府二》: 朐忍故城 “在云阳县西。 ……按: 阚骃 《十三州志》: 朐音蠢, 䏰音闰。其地下湿, 多朐䏰虫, 因以名

  • 北黟山

    即黄山。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古称三天子都山。黟、歙建县后,通称黟山。东段走向,偏向东北,称北黟山。此段山势峻峭,古属僻远深山区,开发较晚。唐天宝间,太平建县后,始见黄山之名,《元和志》卷28太平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