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揭
即乌揭。秦汉时西北部落。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湖至新疆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流域。《汉书·匈奴传》: 郅支单于破乌孙后,“因北击乌揭,乌揭降”。
即乌揭。秦汉时西北部落。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湖至新疆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流域。《汉书·匈奴传》: 郅支单于破乌孙后,“因北击乌揭,乌揭降”。
在今吉林抚松县西南,为长白山一支。《清一统志·吉林一》:纳秦窝集“在(吉林)城南七百三十里、长白山之北。崇冈叠嶂,茂树深林百余里。城南诸河多发源于此”。
明置,属嘉州。在今四川井研县西南王村镇。《方舆纪要》卷72犍为县“石马滩镇”条内:“县东北百里有四望溪口巡司。其相近者又有永通盐课司。”清废。
①南朝宋元嘉十年(433)置,属宋兴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北。北周废。②唐大历十一年(776)置,属昌州。治所即今四川永川市。《寰宇记》卷88永川县:“枕侯溪水,山川阔远,因名永川县。”元至元二十年(
在今贵州遵义市东。《方舆纪要》 卷70遵义府遵义县: 湘川驿在 “府东二里湘江上”。
在今河北张家口市。与大境门同为长城边口。门外丛山夹谷,形势险要,是通蒙、俄咽喉要道。
又作阿里齐河。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支流。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阿里齐河“源出自海岸大山,西北流二百里许,“径穆和勒噶珊北,西入混同江”。
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08贵县: 金鸡峡 “相近者又有狮子峡”。连山绵亘,直至宾阳县。
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 改乾州置,属辰州府。治所即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乾州。嘉庆元年(1796) 升为直隶厅,属湖南省。1913年废。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置,治今湖南省吉首市西南乾州。属辰州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新疆裕民县西南。清《塔尔巴哈台事宜》卷3:巴尔鲁克卡伦“在额尔格图西南四十里”。
唐开元二十三年(754)割石镜县之南、铜梁县之东地置,属合州。治所即今四川铜梁县东旧县镇。《寰宇记》卷136巴川县:“以地在巴川故为名。”天宝初属巴川郡,乾元初复属合州。元初废入铜梁县。古县名。唐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