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城
唐置,在今云南南华县东南二里土城。《元史·地理志》: “唐时蒙舍诏阁罗凤合六诏为一,侵俄碌,取和子城,今镇南州是也。”
唐置,在今云南南华县东南二里土城。《元史·地理志》: “唐时蒙舍诏阁罗凤合六诏为一,侵俄碌,取和子城,今镇南州是也。”
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一百二十里厉山。《寰宇记》 卷144随州随县: “厉山在县北一百里。高一里。《荆州记》 云: 随地有厉乡村,下有一穴,是神农所生穴也。穴口方一步,容数人立。今穴口石上有神农庙在。”
一名卢城。在今山西离石县东。《元和志》卷14离石县:“庐城在县东二十里,晋并州刺史刘琨所筑, 以攻刘曜。”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十里十里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容县图:东北有十里墟。
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三百里。汉龙勒县以山为名。《史记·大宛列传》 正义引《括地志》:“沙州龙勒山,在寿昌县南百六十五里。”按:唐寿昌县即今甘肃敦煌市西南破城子。
南齐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后废。
即今吉林抚松县东南锦江。源出长白山西麓,流入漫江。民国 《抚松县志》 卷1: 紧江 “源出白山前怀西北,流水势湍急,故曰紧江。会桦友河子、梯子河、旱河诸水,至花砬子与漫江相会。由源至口,约百八十里”。
东魏武定末改伊阳郡置,寄治北荆州城(即新城县,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北周移治南陆浑县(今河南嵩县东北陆浑村)。隋开皇初废。东魏置,治南陆浑县(今河南嵩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又名悬瓠池。在今河南汝南县北二里。《新唐书·李愬传》: 元和十二年 (817),李愬袭蔡州,“夜半至悬瓠城,雪甚,城旁皆鹅鹜池,愬令击之,以乱军声”。即此。
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东南五站镇。民国汤尔和译《黑龙江》肇州:有“五站(扎拉木台)。清末《黑龙江全界地图》:呼兰县西南有扎拉木。
北宋庆历年间置,属延州延川县。即今陕西子长县东三十五里丹头村。蒙古至元元年(1264)升为丹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