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宁路
元皇庆元年 (1312) 改和林路置,为岭北行省治所。治所在和林城 (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岸和尔和林)。辖境相当今蒙古国杭爱山以东,鄂嫩河上游及克鲁伦河上游流域以西蒙古国诸省区。元末废。
元皇庆元年(1312年)改和林路总管府置,治今蒙古国前杭爱省鄂尔浑河东岸厄尔得尼召北哈拉和林。属岭北等处行中书省。辖境约当今蒙古国中部地区。后废。
元皇庆元年 (1312) 改和林路置,为岭北行省治所。治所在和林城 (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岸和尔和林)。辖境相当今蒙古国杭爱山以东,鄂嫩河上游及克鲁伦河上游流域以西蒙古国诸省区。元末废。
元皇庆元年(1312年)改和林路总管府置,治今蒙古国前杭爱省鄂尔浑河东岸厄尔得尼召北哈拉和林。属岭北等处行中书省。辖境约当今蒙古国中部地区。后废。
①在今浙江遂昌县城西隅。《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君子山在“县南十五里。有二山相望,秀丽可挹,称为大小君子山”。②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清一统志·肇庆府》:君子山“在恩平县西北一百里,接新兴县界。左有
①西晋武帝时改军平县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先安县附近。隋废。②南朝梁置,属宁海郡。治所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东兴镇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属玉山州。贞观十二年 (796)
又名重山。在今江西上饶、横峰二县之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上饶县: 重山 “在府城北。其脉由灵山来, 重峦叠, 岧峣峻绝。 谢枋得因以叠山为称”。
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钟离县:“南有故千人塘,乾封中修以溉田。”
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清一统志·乌喇特》: 昆都仑河 “在旗 (治今哈德门) 东四十里。源出乌孙土禄之地,西南流,入黄河”。蒙古语意为“横流河”。古称石门水,又称昆独仑河。黄河上游支流。在内蒙古自治区
西魏置,属利州。治所在东洛城(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四十里)。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市西南部地。北周废入平兴郡。西魏置,治东洛县(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北周废。
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北长兴镇。《清一统志·松桃厅》:长兴堡“在厅北六十里,界接湖南永绥厅,又西六十里与四川秀山县分界,为楚蜀之襟喉”。
即玛呢图干都尔罕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东北额尔齐斯河南岸。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径玛呢图噶图勒罕卡伦北。又西北流百三十余里潴为宰桑淖尔”。
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瓜洲镇东南。《舆地纪胜》卷37扬州:瓜洲“在江都县南四十里江滨。相传即祖逖击楫之所也。昔为瓜洲村,盖扬子江中之砂碛也。沙渐涨出,其状如瓜,接连扬子渡口,民居其上,唐立为镇”。(1)古
①西汉置,属广阳国。治所在今河北固安县西南十七里方城村。东汉属涿郡。三国魏属范阳郡。晋属范阳国。北魏属范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废。②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置,属襄城郡。治所即今河南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