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和平县

和平县

①北魏置,属临松郡。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南。寻省入临松县。

②明正德十三年 (1518) 析龙川县和平峒地置,属惠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和平县。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东卷: 以和平峒为名。崇祯六年 (1633) 改属连平州。清仍属惠州府。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


在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邻接江西省。属河源市。面积 2243 平方千米。人口48.7万。辖20镇。县人民政府驻阳明镇。元属循州龙川县地。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析龙川地置和平县,治今址,属惠州府。因县境有和平峒,曾置和平巡司而得名(一说沿用原龙川县和平都)。崇祯六年(1633年)改隶连平州。仍属惠州府。1914年属潮循道。1920年属广东省。1949年属东江专区。1952年改属粤北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59年裁入连平县,改属韶关专区。1960年连平县治迁阳明镇,改名和平县。1962年恢复连平、和平二县,仍属韶关专区。1963年属惠阳专区,1970年属惠阳地区。1988年属河源市。地处粤东平行岭谷区、九连山东麓,多丘陵山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西部的风吹蝴蝶海拔 1272 米,为县内最高峰。主要河流有浰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并产甘薯、小麦、蚕豆、木薯、花生、大豆等。多杉、马尾松、樟、毛竹等林木,为省林业重点县,盛产木材、茶叶、松香和中药材。特产大叶青茶、九连茶、香菇、木耳、土纸、竹席。有铅、锌、铜、稀有金属、萤石、石灰石及煤等矿。工业有食品、造纸、制药、机械、陶瓷、水泥、森工、竹木制品等。忠定、和洋公路在此交会。为革命老区之一,九连山东山南坡建有烈士纪念碑。九连山为风景区。


猜你喜欢

  • 费克图站

    亦作蜚克图。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北蜚克图乡附近。《清 一统志 · 吉林二》: 萨库哩站“又东北六十五里至费克图站”。

  • 孔城镇

    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东二十里孔城镇。在安徽省桐城市东部。面积87.8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孔城,人口6280。传三国吴将吕蒙筑城于此,又当东北诸山水汇聚南下的水运孔道,故名。

  • 牙母鲁克池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清《西藏图考》卷1载《西藏全图》作“牙母鲁克海”。藏语意为碧玉、草原之湖或上部牧区碧玉湖。

  • 白塔峪

    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北白塔满族乡境。《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白塔峪在“卫西北三十五里”。

  • 乌墩寨

    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钱鏐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救嘉兴,破乌墩、光福二寨”。即此。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北乌镇。《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年)杨行密将田

  • 友帖卫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右岸由忒河(马奇托瓦亚河)口。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右岸由忒河(马奇托瓦亚河)口的

  • 大口店

    一作大口镇。即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大口乡。明弘治《偃师县志》卷1:“大口店,在县西南四十里。”

  • 田州府

    明洪武二年(1369)改田州路置,属广西行中书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嘉靖七年(1528)改为田州。明洪武初改田州路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辖境相当今田阳、田东、巴马等县地。

  • 秦中

    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这里为秦国地而得名。《汉书·娄敬传》 有 “秦中新破” 句,唐白居易有 《秦中吟》 诗。皆指此。古地区名。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汉书·娄敬传》:“秦中新破。”

  • 嘉宁监军司

    西夏置,为十二监军司之一。治所在宥州 (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