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芦铁路
由河北唐山至芦台 (今宁河县)。清光绪十二至十三年 (1886—1887) 由唐胥铁路展筑而成,全长45公里。今为京哈线的一段。
由河北唐山至芦台 (今宁河县)。清光绪十二至十三年 (1886—1887) 由唐胥铁路展筑而成,全长45公里。今为京哈线的一段。
唐元和二年 (807) 置,属唐年县。即今湖北通城县。元和五年 (810) 改名通城镇。古镇名。唐元和二年(807年)置,在今湖北省通城县境。五年改为通城镇。
即今河北藁城市东十二里兴安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藁城县图:东有兴安村。
在今四川江安县东董坝。一说今纳溪县西大渡口镇。《永乐大典》 卷2317 《泸州志》 引宋《江阳谱》: 南井耆有董坝。《方舆纪要》 卷72江安县 “江安驿” 条下: “江安驿又六十五里为董坝驿。”
即叶尔吉土司。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境。清末并入安冲土司。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之晋卿岛,属永乐群岛。1935年公布名称为都兰莽岛。1947年改名晋卿岛。
即和义县。在今四川威远县东北。一说在自贡市东北何家场。《方舆纪要》卷72威远县:义和废县“在县东南百里”。义和为和义之讹。
东汉末置,属巴东郡。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北九十五里洋溪乡南宁河。《水经·江水注》:巫溪水“又径北井县西,东转历其县北,水南有盐井,井在县北,故县名北井”。后属固陵郡。三国蜀汉属巴东郡。西晋泰始五年(26
1913年改石砫直隶厅置,属四川东川道。治所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9年改为石柱县。1983年改设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本名蒲津关。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东三十里黄河西岸。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改名大庆关。明时因黄河西徙,关在河东岸,故于今朝邑镇东七里另置新大庆关。1929年分朝邑、华阴二县于此置平民县。1950
即今江苏淮阴市东南杨庙。《清一统志·淮安府二》:杨家庙集“在山阳县西南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