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齐窝集
即张广才岭。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属长白山脉。《清一统志·吉林一》: 塞齐窝集 “在 (吉林) 城东二百十二里。高五里。周十里。城东诸河及宁古塔诸河多发源于此”。
即张广才岭。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属长白山脉。《清一统志·吉林一》: 塞齐窝集 “在 (吉林) 城东二百十二里。高五里。周十里。城东诸河及宁古塔诸河多发源于此”。
亦称典孙或典逊。在今缅甸南端之丹那沙林附近。《太平御览》 卷788引竺芝 《扶南记》 曰:“顿逊国属扶南。” 《梁书·海南诸国列传·扶南国》:“其南界三千余里有顿逊国,在海崎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
清初改高罗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雍正十三年 (1735)废。
又称龙岩囤。在今贵州遵义县北太平乡龙岩山东。《方舆纪要》 卷70遵义府遵义县: 海龙囤在“府北三十里。四面斗绝,后有侧径,仅容一线。杨应龙倚为天险,于囤前筑九关以拒官军。万历二十七年,官军克播州,进围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十五里。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下:黍谷山亦谓之寒谷,“山有风洞,洞口风气凛烈,盛夏不敢入,后人遂名之邹子祭风台”。
即茫施。南诏置,属永昌节度使。在今云南潞西县治 (芒市)。唐樊绰 《蛮书》 卷 6:“越礼城……南至些乐城。” 《旧唐书· 骠国传》:“北通南诏些乐城界。” 《新唐书· 地理志》 作乐城。南诏置,在今
①唐显庆元年 (656) 以钵南优浪恐部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或红原县南境。后废。②北宋崇宁四年 (1105) 析开封、应天二府置,治所在襄邑县 (今河南睢县)。辖境相当
即今湖北东部隽水、陆水,为长江支流。源于通城县南幕阜山,北流经崇阳、蒲圻至陆溪口西入长江。《水经·江水注》:陆水“出下隽县西三山溪,其水东径陆城北,又东径下隽县南,……陆水又入蒲圻县北,径吕蒙城西。陆
即四王冢。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西南、牛山之东。为田齐威王、宣王、湣王、襄王四代君主的陵墓。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郑和航海图》作“大金”。
又作毛代。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南毛岱。清咸丰《古丰识略》卷10关津:毛岱渡口“在湖滩河朔西北。距城二百四十里”。“毛岱”,即蒙古语“毛都太”,意为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