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镇
在四川崇州市西北和平乡。《元史·兵志三》:五路万户府军屯:置立于成都路崇庆之大栅镇孝感乡。“平阳军屯:置立于灌州青城、崇庆州大栅头”。
在四川崇州市西北和平乡。《元史·兵志三》:五路万户府军屯:置立于成都路崇庆之大栅镇孝感乡。“平阳军屯:置立于灌州青城、崇庆州大栅头”。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北栅砦“在县北。明初,罗友贤筑砦于此。今有北栅渡”。
①即圜阳县。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东南秃尾河北岸。《水经·河水注》:圁水 “又东径圁阴县北,汉惠帝五年立……又东径圁阳县南,东流注于河”。东汉末废。②即西汉圜阳县。在今陕西神木县南秃尾河
①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五十六里,与衢州市接界。宋 《淳熙严州图经》 卷首 《寿昌县境图》 上,寿昌县南与龙游县交界有梅岭。《景定严州续志》 卷10寿昌县: 梅峰 “在县 (今寿昌镇) 西南三十里”。《方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榆树壕古城。《后汉书·南匈奴传》: 永平八年 (65) 设度辽营于此,以防南、北匈奴交通。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东南榆树壕汉代古
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明一统志》 卷73四川行都司: 鱼洞河 “在越嶲卫城北二十五里。源出吐蕃,流合罗罗河,入大渡河。其中常出鱼”。
在今四川甘孜县城西二十里雅砻江北岸山腰。始建于清代,为藏传佛教寺院。1936年红军到此,成立博巴政府(“博巴”系藏语,意为藏人),该寺活佛格达被选为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格达被选为西南军政委员
亦作伯大怀遂。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九十里,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清一统志·镇安府》 “平孟隘” 条: “伯大怀隘,打面梁那坡、者赖、者欣三村,在城西南。本朝乾隆三十一年,设兵防守。” 光绪 《镇安府
唐武德五年(622)置,治所在安海县(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一说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贞观二年(628)废。上元二年(675)复置,改名为陆州。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安海县(今越南广宁省芒街
即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地尼尔基镇。1915年于此置布西设治局。1934年日伪改置莫力达瓦旗。“尼尔基”,蒙古语意为“繁荣”。
指今浙江桐乡市西二十里石门镇运河弯折处。《方舆纪要》卷91崇德县:石门塘“水折而东,湾环如带”。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