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盆山

大盆山

即今浙江磐安县东南二十四里大盘山。主峰盘山尖海拔1245米。《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大盆山“其南为大溪水所出,其北则东阳江之源也。《志》云:山高五百丈,周百三十里,形如覆盆”。故名。


猜你喜欢

  • 木厂铺

    即今安徽六安市北木厂镇。明万历《六安州志》卷2《集》:木场铺在“北四十里”。

  • 来伏山

    即今甘肃民勤县西北莱菔山。《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来伏山在“卫西北八十里。其山脊高首俯,如拜伏然,因名”。

  • 湟源县

    1913年改丹噶尔厅置,后属甘肃西宁道。治所即今青海湟源县。因地处湟水之源,故名。1928年属青海省。在青海省东部、湟水上游、日月山东麓。属西宁市。面积1600平方千米。人口13.4万。辖2镇、2乡。

  • 邵固堡

    在今河北威县东五十里邵固乡北。北宋崇宁中曾移宗城县治此。《清一统志·广平府二》:广宗故城,“宋政和间,秦坦《宗城新修庙学记略》:宗城旧治雉州避河之冲,崇宁四年,始迁邵固……元初省”。

  • 宋州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睢阳县(后改宋城县,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大业三年(607)改为梁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宋州。天宝元年(742)改为睢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宋州。辖境相当今

  • 通洛防

    即函谷关城。在今河南新安县。《周书·武帝纪》: 保定五年 (565),“冬十月辛亥,改函谷关城为通洛防”。又 《隋书· 李穆传》: “奉诏筑通洛城。” 唐贞观元年 (627) 新安县移治于此。在今河南

  • 处士庄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南。唐温造所居。《新唐书·温大雅传》:子温造“字简舆,姿表瑰杰,性嗜书,然盛气,少所降屈。不喜为吏,隐王屋山,人号其居曰‘处士墅’”。唐白居易诗:“白石清泉抛济口,绿幢红旆照河阳。村人

  • 罗落桥

    亦名石步镇。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北石埠桥。《晋书· 桓玄传》: 东晋元兴三年 (404),刘裕讨桓玄,“裕等于江乘与战,临阵斩 (吴) 甫之,进至罗落桥,与 (皇甫) 敷战,复枭其首”。即此。在今江苏省南

  • 雷夏

    泽薮名。即雷泽。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尚书· 禹贡》: “雷夏既泽。” 孔传: “雷夏,泽名。” 《周礼·职方氏》 注: “雷夏在成阳。” 《史记·五帝本记》: “舜耕历山,渔雷泽。” 皆此。北魏时东

  • 轵县

    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南十二里轵城镇。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初复置,属怀州。贞观元年 (627) 废入济源县。古县名。本战国魏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省济源市东南。《史记·文帝本纪》:文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