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石岭

大石岭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7永宁县:大石岭在“县东北五十里”。

②在今辽宁辽阳市南。《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大石岭“在司南十五里”。

③在今河南伊川县境。《周书·裴宽传》:北魏末,“乃将家属避难于大石岭。独孤信镇洛阳,始出见焉”。

④在今湖北恩施市东北。《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大石岭“《志》云,山顶有池。又有大石。一名仙掌岭”。


(1)古山名。在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北魏裴宽隐居于此。(2)集镇名。在海南省万宁市北部。属山根镇。人口670。村中有一小山,农房皆环绕山上巨石而建,初取名大石环村,清光绪年间,改为大石岭村。主产稻、甘薯。该村60%农户是侨眷,又是北伐战争时期的老区。有公路通万城。


猜你喜欢

  • 高阳镇

    北宋置,属云安县。即今四川云阳县北高阳镇。(1)在河北省高阳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6.5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高阳,人口2.1万。原名丰家口,明洪武三年(1370年)始历为高阳县

  • 龙川江

    ①即今广东之龙江、东江。《水经注》以为泿水支津。《水经·泿水注》:“泿水枝津衍注, 自番禺东历增城县……,又经博罗县西界龙川。左思所谓‘目龙川而带坰’者也。”《寰宇记》卷159循州龙川县:龙川江“旧名

  • 台拱县

    1913年改台拱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改名台江县。旧县名。1913年由台拱厅改置,治今贵州省台江县驻地台拱镇。1941年与丹江县东部地区合置台江县,由

  • 布古什卡伦

    即博霍锡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布加兹。

  • 牧麻县

    三国蜀改牧靡县置,属建宁郡。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续汉书 · 郡国志》 注引李奇曰: “靡音麻,出升麻。” 南朝梁末废。古县名。三国蜀汉改牧靡县为牧麻县,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境

  • 吉烈灭

    即吉里迷。分布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一带。《元史·乃燕传》:“尝言辽东斡拙、吉烈灭二种民数为寇,宜遣近臣谕之。帝方难其人,佥曰:‘惟硕德元勋世胄,可使。’……帝大喜,赐御衣,锡燕以

  • 铁裹门

    一作铁里 (裏) 门。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镇门堡北。《明史·翁万达传》: “寇数万骑犯大同中路,入铁裹门,故总兵官张达力战却之。”

  • 小丹阳

    亦作小丹杨。旧丹阳县俗称。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丹阳镇。两汉丹阳郡治宛陵县(今安徽宣州市)。因丹阳县与郡同名,故尝加小字。《三国志·吕范传》:吕范从孙策渡江,“下小丹阳、湖孰,领湖孰相”。《晋书

  • 巨平山

    一名由吾峰。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寰宇记》卷22海州东海县:“由吾大夫庙在县北四十里巨平山南。”《方舆纪要》卷22海州:巨平山“南接东海,北抵虚沟,中有龙潭”。

  • 洪都

    为旧江西南昌府 (今江西南昌市) 的别称。因南昌为隋、唐、宋三代洪州治所,又是东南都会而得名。唐王勃 《滕王阁序》 曰: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江西省旧南昌府的别称。因隋、唐、宋三代南昌曾为洪州治,